成语

傲睨一切

睨斜视。斜着眼看一切事物。形容目空一切,什么都瞧不起。

傲睨一切

读音(发音): ào nì yī qiè

详细解释(意思):睨斜视。斜着眼看一切事物。形容目空一切,什么都瞧不起。

出处(典故): 宋·黄庭坚《豫章文集·卷二十六·跋俞秀老清老诗颂》清老往与余共学于涟水,其傲睨万物,滑稽以玩世,白首不哀”。

示例: 更有那放荡不羁,~,偏低首下心,作儿女之态。★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一回

成语"傲睨一切"逐字解释

"傲"字解释:傲〈形〉

 (形声。从人,敖声。本义骄傲;傲慢无理)

 同本义 

 傲,倨也。--《说文》

 经传以敖为之

 凡视上于面则敖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
 彼交匪敖。--《诗·小雅·桑柔》

 不吴不敖。--《诗·周颂·丝衣》

 敖而无足数者。--《史记·游侠传》

 执币,傲。--《左传·文公九年》

 齐音傲辟乔志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
 图傲救世之士哉。--《庄子·天下》

 弟敬爱兄谓之悌,反悌为傲。--《贾子道术》

 令尹甚傲而好兵,子必谨敬。--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

 傲不可长,欲不可纵。--魏征《十三斩不克终疏》

 又如傲兀(

 傲ào

 ⒈自高自大~慢。骄~。

 ⒉藐视,不屈~然而视。

 傲áo 1.出游。参见"傲虐"﹑"傲戏"。
"睨"字解释:睨〈动〉

 (形声。从目,兒声。本义斜视)

 同本义 

 睨,视也。--《说文》

 余与褐之父睨之。--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

 睨而视之。--《礼记·中庸》

 虽羿逢蒙不能眄睨也。--《庄子·山水》

 相如持其璧睨柱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卖油翁释担而立,睨之,久而不去。--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
 又如睨注(斜着眼睛注视);睨笑(斜视而笑);睨视(斜视,旁视;傲视)

 视 

 旨酒一盛兮,余与褐之父睨之。--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

 陟升皇之赫戏兮,忽临睨夫旧乡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。玉逸注睨,视也。”

 顾视,回视 

 睨nì
"一"字解释:一 

 (指事。一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数词。大写作壹”。最小的正整数。常用以表示人或事、物的最少数量)

 同本义 

 一,惟初太始道立于一,造分天地,化成万物。--《说文》

 一也者,万物之本也。--《淮南子·诠言》

 抱一而天下试。--《老子》

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。--《书·君奭》。传天子也。”

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,身死人手,为天下笑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
 一夫夜呼,乱者四应。(公元九二年六月,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,杀死大臣郭崇韬,时谣言纷起,人心惶惶。屯驻在贝州(现河北省清河县)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

 一yī

 ⒈数目字。整数中最小的数~龙~猪。

 ⒉纯,专~心~意。用心~也。

 ⒊相同,同样~致。~模~样。

 ⒋全,满~如既往。~网打尽。~身是胆。

 ⒌又,其它,另外昆明市~名春城。

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,〈表〉稍微,短暂试~试。望~望。停~停。

 ⒎跟"就"呼应。

 ①〈表〉每逢~想到要回祖国,就归心似箭。

 ②〈表〉两事的时间紧接着~教就懂。~学就会。

 ⒏〈古〉副词。乃,竟~至此乎!

 ⒐〈古〉副词。

 ⒑〈古〉副词。一旦,一经~闻人之过,终身不忘。

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,相当于简谱的低音"7"。

 ⒓

 ①特定~定的阶级。

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~定的成绩。

 ③规定,确定按~定的规章办事。

 ④必然共产主义~定会实现。

 ⒔

 ⒕

 ⒖
"切"字解释:切 

 通砌”。台阶 

 切皆铜沓黄金涂。--《汉书·外戚·孝成赵皇后传》

 切 

 (形声。从刀,七声。本义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)

 同本义 

 治骨。加工珠宝骨器的工艺名称 

 切磋。指学行上切磋相正 

 切qiē

 ⒈割开,截断~开。~猪肉。~断敌军退路。

 ⒉ 

 ⒊ 几何学上直线与弧线或两个弧线相接的一点叫"切"~点。~线。两圆相~。

 切qiè

 ⒈贴近,紧靠~身。~肤。

 ⒉密合,符合~题。~合实际。[切齿]磨牙,咬牙。〈表〉极其愤恨~齿腐心。~齿痛恨。

 ⒊急迫,紧急急~。迫~。回乡心~。

 ⒋实在,着实~实。~记。言语恳~。深~致谢。

 ⒌诊泊脉~脉。

 ⒍旧时汉语的一种注音法,即用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相拼成音,也叫"反切"。如"童"字是"徒红切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