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因敌取资

因依,靠;资财物,资用。从敌人方面取得资用、给养。

因敌取资

读音(发音): yīn dí qǔ zī

详细解释(意思):因依,靠;资财物,资用。从敌人方面取得资用、给养。

出处(典故): 《魏书·燕风传》轻行速行,因敌取资。此南方所以疲敝,北方所以常胜也。”

示例:

因敌取资成语接龙

第四个字为"资"的成语

成语"因敌取资"逐字解释

"因"字解释:因 

 (会意。从囗大。大,人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在车席子上。本义茵”的本字,坐垫,车垫)

 同本义 

 因,就也。--《说文》。朱骏声注囗大俱非义。江氏永曰‘象茵褥之形,中象缝线文理。’按即茵之古文。江说是也。”

 原因 

 贵贱虽复殊途,因果竟在何处?--《梁书·范缜传》

 自谓得其势,无因有动摇。--白居易《有木》诗

 又如因果报应(佛教指物有起因必有结果,善因得善果,恶因得恶果);前因后果

 机会 

 于今无会因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 姓

 因 

 依靠;凭借 

 因yīn

 ⒈根源,缘故原~。内~。前~后果。

 ⒉由此,由于~此。~而。~为。~难见巧。

 ⒊依,顺着,沿袭,守旧~材施教。~势利导。~人而异。~袭成章。~循守职。

 ⒋凭借,根据~利乘便。~事制宜。

 ⒌于是,就秦军解(懈)~大破之。
"敌"字解释:敌 

 (形声。从攴,啇声。本义匹敌;对等)

 同本义 

 敌,仇也。--《说文》

 敌,匹也。--《尔雅》

 四国之兵敌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强弱等也。”

 且夫自敌以下。--《国语·楚语》

 敌国宾至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
 敌则能战之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
 又如试看天下谁能敌;敌体(彼此地位相等,不分上下);敌礼(平等的礼节);匹敌(谓才艺相当);势均力敌

 抵抗;抵挡 

 (司马懿)乃魏之名将,恐汝不能敌之。--《三国演义》

 又如敌不住;寡不敌众

 攻击 

 屠大窘,恐前后受其敌。--《聊斋志异

 敌 dí

 ①仇敌~人、抗~。

 ②对抗;抵拒所向无~。

 ③同等;相当势均力~。

 【敌敌畏】〈外〉一种有机磷杀虫剂,为稍带芳香臭体的无色透明液体。

 【敌酋】敌人的头子。

 【敌人】敌对的人或敌对的方面。
"取"字解释:取〈动〉

 (会意。从又,从耳。甲骨文字形。左边是耳朵,右边是手(又),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。古代作战,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。本义

 耳)

 同本义 

 取,捕取也。--《说文》

 大兽公之,小禽私之,获者取左耳。--《周礼》

 且今之勍者,皆吾敌也,虽及胡者,获则取之,何有于二毛?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

 取吴元济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 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

 恨君不取契丹首,金甲牙旗归故乡。--宋·苏轼《阳关词》

 拿 

 取数斗归。--三国魏·邯郸

 取qǔ

 ⒈拿,得到~书。~款。~得成绩。

 ⒉采用,选用,接受~材。录~。去粗~精。~长补短。

 ⒊寻求~乐。求~。~笑(开玩笑)。

 ⒋攻克,强夺~城。夺~。

 ⒌按一定的根据或条件做~齐。~决。

 ⒍〈古〉通"娶"。

 ⒎

 ⒏

 ⒐

 ⒑

 取qū 1.通"趋"。趋向。 2.通"趋"。疾走。 3.距离;相隔。 4.见"取虑"。
"资"字解释:资 

 (形声。从贝,次声。从贝,与财富有关。本义钱财)

 同本义 

 资,货也。--《说文》

 资,川也。--《广雅》

 怀其资--《易·旅》

 丧乱蔑资。--《诗·大雅·板》

 资用乏绝,去秦而归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

 既至秦,持千金之资币物,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 应得之资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
 富者捐资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
 中家以上,皆竭资取得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厚资而遣之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
 又如投资(把资金投入企业);内资;外资;集资;薪资(工资);茶资(茶

 资zī

 ⒈钱财,费用~财。~源。~产。工~。军~。川~(路费)。

 ⒉材料,必需品~料。"賒"另见赀(賒)。

 ⒊供给,凭借~助。仅~参考。可~借鉴。

 ⒋条件,威望~格。~望。

 ⒌智慧能力~质。英~挺特(挺特突出)。

 ⒍资历( 出身和经历)杜绝论~排辈。

 ⒎

 ①用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资或货币。

 ②本钱。

 资zì 1.逞情;放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