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舌端月旦

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。

舌端月旦

读音(发音): shé duān yuè dàn

详细解释(意思):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。

出处(典故): 宋·叶廷圭《海录碎事·人事》舌端月旦,皮里阳秋。”

示例:

成语"舌端月旦"逐字解释

"舌"字解释:舌〈名〉

 (会意。从干,从口。本义舌头)

 同本义 

 舌,在口所以言也,别味也。从干,从口,会意。言犯口而出,食犯口而入也。--《说文》

 兑为口舌。--《易·说卦》

 心在窍为舌。--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

 人有百口,口有百舌,不能名其一处也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
 又如舌举(舌翘起而不能动。指理屈词穷);舌挢不下(翘起舌头。形容惊讶或害怕的样子);舌刺刺(形容嘴舌不停地说话);舌敞唇穿(舌烂辰破,舌烂唇干);舌簧(巧舌);舌干唇焦

 (说话过多,舌头干燥,嘴唇焦裂。形容费尽口舌、反复申说、劝道。也作舌敝唇焦)

 代指言语 

 舌shé

 ⒈辨别滋味,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,位于口腔底部~头。

 ⒉铃、铎等内部的锤。

 ⒊像舌的东西帽~。火~。

 ⒋

 ⒌

 ⒍
"端"字解释:端 

 (形声。从立,聑声。本义站得直)

 同本义 

 端,直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立容直也。”

 端,正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一》

 以端其位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

 端行颐靋如矢。--《礼记·王藻》

 振书端书于君前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
 又如端行(端正身躯而快步行走);端拱(端正身子拱手);端伟(笔直壮大);端端(端正;不倾斜);端身(摆正身体)

 端正。引申为正直 

 水至平,端不倾。--《荀子·成相》

 选天下之端士。--汉·贾谊《治安策》

 又如不端(不正派);好端端的(好好儿的);端一(端庄娴静);端士(端人;正直

 端 duān

 ①〈古〉一种礼服~章甫,愿为小相焉。(《论语·先进》)

 ②事物的一头笔~、末~。

 ③(事情的)开头开~。

 ④项目不只一~。

 ⑤端正~坐。

 ⑥双手平举着拿~茶。

 ⑦姓。

 【端的】

 ①果然;确实。

 ②究竟。

 ③事情的经过;底细。

 【端点】〈数〉射线开始一端的点叫做射线的端点;线段的两端的点叫做线段的端点。

 【端方】端庄;正派。

 【端倪】

 ①事情的眉目、头绪。

 ②边际。

 【端详】

 ①详情听~。

 ②端庄安祥举止~。

 ③仔细地看~了好久。

 【端绪】头绪。

 【端庄】(举止神情)端正庄重。

 端zhuān 1.专一;专门。参见"端意"。 2.专擅。
"月"字解释:月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半月形。月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月亮)

 同本义 

 月,太阴之精也。象上下弦阙形。--《说文》

 月之从星,则以风雨。--《书·洪范》

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。--《仪礼·觐礼》

 月虚而鱼脑减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》

 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。--《诗·小雅·天保》

 又如月满则亏,水满则盈(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,做得过分,就会走向反面);月上半阑残(指夜已深);月老冰人(月下老人);月”字流觞(酒令的一种。令中必带月”字);月日(

 月亮和太阳);月晕(月亮周围的光圈);月影(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

 月yuè

 ⒈指月球(月亮,月儿),地球的卫星明~。

 ⒉像月亮的形状或颜色的~饼。~琴。牙~刀。~白(淡蓝色)。

 ⒊时间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~。

 ⒋按月的~经。~刊。购~票。按~报表。

 ⒌

 ⒍

 ⒎

 ⒏
"旦"字解释:旦 

 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。本义天亮,破晓,夜刚尽日初出时)

 同本义 

 女曰鸡鸣”,士曰昧旦”。--《诗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

 夜穿墉以视之,达旦忘反。--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

 夫犬马,人所知也,旦暮罄于前,不可类之,故难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
 旦而战,见星未已。--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

 号呼达旦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旦辞爷娘去,暮宿黄河边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
 又如旦日(天亮时);旦明(天亮时)

 早晨 

 旦夕得甘毳以养亲。--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
 又

 旦 dàn

 ①天亮;早晨通宵达~。

 ②(某一)天元~。

 ②我国传统戏曲中扮演妇女的角色花~。

 ③纤度(天然丝或化学纤维粗细程度)的单位,9000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,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。旦数越小,纤维越细。

 【旦旦】

 ④〈古〉天天岂若吾乡邻之~有是哉。(《捕蛇者说》)~诚恳信誓~。

 【旦日】〈古〉天明;白天~,卒中往往语,皆指目陈胜。(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)

 【旦夕】

 ④早上和晚上。

 ②比喻极短的时间危在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