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野无遗贤

有才能的人都受到任用。指任人唯贤,人尽其才。

野无遗贤

读音(发音): yě wú yí xián

详细解释(意思):有才能的人都受到任用。指任人唯贤,人尽其才。

出处(典故): 《书·大禹漠》野无遗贤,万邦咸宁。”

示例:

成语"野无遗贤"逐字解释

"野"字解释:野 

 (形声。从里,予声。《尔雅·释言》里,邑也。”本义郊外;野外)

 同本义 

 野,郊外也。--《说文》

 邑外谓之郊,郊外谓之野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

 龙战于野。--《易·坤》

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。--《书·牧誓》

 七月在野。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
 体国经野。--《周礼》。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。”

 永州之野产异蛇。--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捐金于野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野茫茫。--《乐府诗集·杂歌谣辞·敕勒歌》

 光照旷野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野外(郊外);野

 野(埜)yě

 ⒈郊外,村外~外。田~。

 ⒉民间,不当政的,跟"朝"相对下~。在~。

 ⒊范围,界限分~。视~。

 ⒋蛮横,不驯服,狂妄狠毒~蛮。~心。

 ⒌无礼貌,不讲情理粗~。撒~。

 ⒍不受约束,难于约束~性。莫把心耍~了。

 ⒎不是驯养的,非种植的~牛。~菜。~生的。

 ⒏

 ⒐

 ⒈熔炼金属,也指熔炼金属的工人~铸。~铁。~匠。良~。

 ⒉造就,培养陶~。

 ⒊喜好装饰,过分打扮~容。妖~。

 ⒋艳丽,多姿佳~窈窕。

 ⒌〈古〉通"野"。郊外~游步春露。
"无"字解释:无 

 (会意。据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。卜辞、金文中无、舞”同字。本义乐舞)

 同本义 

 哲学范畴,指无形、无名、虚无等,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

 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--《老子》

 无 

 没有,跟有”相对 

 无,不有也。--《玉篇》

 无若丹朱傲。--《书·益稷》

 无偏无党。--《书·洪范》

 无内人之疏,而外人之亲。--《荀子·法行》

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--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
 无不伸颈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
 无不变色。

 无不毕肖。

 无(無)wú

 ⒈没有,跟"有"相对~粮~钱。~穷~尽。

 ⒉不~仿说出。

 ⒊不分,不论,不外~分。~论,地~四方。民~异国。事~大小。~非如此。

 ⒋通"毋"。不,不要~往。

 ⒌

 无mó 1.见"南无"。
"遗"字解释:遗  wei

 给予;馈赠 

 相遗以水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欲厚遗之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置币遗单于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裘葛之遗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
 又如遗贼(给予戕害;遭害);遗赂(赠送财物);遗劳(馈赠;犒劳);遗酌(济助);遗送(赠送);遗金(赠送金钱)

 送交;交付 

 遗赵王书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遗魏王及公子书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遗权书曰。--《资治通鉴》

 以书遗操。

 又如遗书(投书;寄信);遗使(遣使);遗秉(发放粮食);遗

 遗wèi

 ⒈给予,赠送施~●~。

 遗yí

 ⒈丢失~失。

 ⒉漏掉,忽略~漏。~忘。

 ⒊丢失的东西道不拾~。

 ⒋漏掉的部分补~。纤悉无~。

 ⒌抛弃~弃。

 ⒍余,留,剩下~风。~留。不~余力。

 ⒎特指死者留下的~嘱。~物。

 ⒏排泄大小便~矢(矢屎)。

 ⒐不自觉地排泄大小便或精液~尿。~精。

 ⒑

 ⒒

 遗suí 1.谦虚,顺从。
"贤"字解释:贤 

 (形声。从贝,与财富有关。本义多财)

 有德行;多才能 

 贤,多才也。--《说文》

 以财分人之谓贤。--《庄子·徐无鬼》

 相如既归,赵王以为贤大夫。--《史记》

 闲贤臣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又如贤声远达(好的名声远扬四处);贤歌(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);贤才(德才并美之人);时贤(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)

 对人的敬称 

 凡与人言……自叔父母以下,则加贤”字。--《颜氏家训》

 分明是如贤所教,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,不谙其他生活。╠

 贤(賢)xián

 ⒈有道德、有才能的,也指德才兼备的人~明。选~与能。用人唯~。

 ⒉胜过,甚于~于。

 ⒊敬词。用于平辈或晚辈~妻。~甥。

 ⒋〈古〉劳苦我从事独~。

 贤xiàn 1.车毂一端的大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