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不饮盗泉

比喻为人廉洁。

不饮盗泉

读音(发音): bù yǐn dào quán

详细解释(意思):比喻为人廉洁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尸子》(孔子)过于盗泉,渴矣而不饮,恶其名也。”

示例:

不饮盗泉成语接龙

成语"不饮盗泉"逐字解释

"不"字解释:不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常棣之花,鄂不韡。”郑笺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锲

 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

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 

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老妇不闻也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被驱不异犬与鸡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
 后遂不复至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不会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朴。意指社会风气衰落、败坏);不勾(不消;不够;不到);不才(没有才能。自称的谦词;不成才);不才之
"饮"字解释:饮 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。右边是人形,左上边是人伸着舌头,左下边是酒坛(酉)。象人伸舌头向酒坛饮酒。小篆演变为飲”,隶书作饮”。本义喝)

 同本义。有时特指喝酒 

 飮,飮也。--《说文》。今隶作饮。

 君子以饮食宴乐。--《易·需》。虞注水流入口为饮。”

 饮酒浆饮,俟于东房。--《仪礼·公食礼》

 冬日则饮汤,夏日则饮水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
 子反受而饮之。--《韩非子·十过》

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。--《史记》

 又如豪饮(放量饮酒);饮水茹藻(喝泠水吃淡味食品。喻处境艰难或内心抑郁之情);饮茶;一饮而尽;

 饮yǐn

 ⒈喝~茶。~酒。~水思源。水浊不可~。

 ⒉可以喝的东西~料。冷~。

 ⒊含,忍~泣。~恨。

 饮yìn给牲口喝水~马渭水。
"盗"字解释:眎 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,存心不善。本义盗窃,偷东西)

 同本义 

 眎,私利物也。

 窃货曰盗。--《荀子·脩身》

 君子不为盗,贤人不为窃。--《庄子·山水》

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
 盗器为奸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

 盗名不如盗货。--《荀子·不苟》

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齐国人善盗乎?--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下》

 又如偷盗(偷窃);盗跖下惠(跖和柳下惠,两人虽是兄弟,但跖被诬为大盗,而柳下惠却被视为圣人);盗名(偷取美名)

 抢

 盗 dào

 ①偷~窃。

 ②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~贼。
"泉"字解释:泉〈名〉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。本义泉水)

 同本义 

 泉,人原也。象水流出成川形。字亦作洤。--《说文》

 如彼泉流。--《诗·小雅·小昮》

 泉之竭矣。--《诗·大雅·召昮》。传泉水从中以益者也。”

 泉涓涓而始流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
 酿泉为酒。--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事记》

 泉香而酒洌。

 泉而茗者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
 有泉可汲。--明·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
 又如温泉;矿泉;清泉;泉根(泉源);泉脉(地下伏流的泉水);泉涌(泉川喷涌);泉鱼(渊鱼);泉绅(从高山上飞泻下来的泉

 泉quán

 ⒈从地下涌出来的水~水。温~。甘~。喷~。

 ⒉水源~源。源~。

 ⒊〈古〉一种钱币名~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