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偷鸡盗狗

指偷窃的行为。也指不正经的勾当。同偷鸡摸狗”。

偷鸡盗狗

读音(发音): tōu jī dào gǒu

详细解释(意思):指偷窃的行为。也指不正经的勾当。同偷鸡摸狗”。

出处(典故):

示例:

成语"偷鸡盗狗"逐字解释

"偷"字解释:偷 

 (形声。从人,俞声。本义苟且;马虎)

 同本义 

 偷,苟且也。--《说文》

 其下偷以幸。--《国语·晋语一》

 安肆曰偷。--《礼记·表记》

 存者且偷生。--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
 偷性命于榛莽。--明·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

 诸司素偷惰。--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
 又如偷的锣儿敲不得(喻不能声张);偷存(偷生;苟活);偷合(苟且迎合);偷弛(苟且松弛);偷免(苟免);偷快(苟求快乐);偷幸(苟且侥幸);偷苟(苟且)

 浅薄;不厚道 

 则民不偷。--《论语·泰伯》

 又如偷俗(浅薄的人情风俗);偷风(浅薄的社会风

 偷tōu

 ⒈窃取,暗中拿取,也指窃取东西的人~窃。~盗。小~儿。

 ⒉瞒着人做~听。~看。~懒。~ ~地走开。

 ⒊苟且~安。~生。

 ⒋抽出(时间)~空。忙中~闲。

 ⒌马虎,刻薄~工。示民不~(示民向平民显示)。

 偷yú 1.快乐。 2.见"姁偷"。
"鸡"字解释:鸡 

 (形声。从鸟,奚声。本义家禽名。雄鸡可以报晓) 鸟纲雉科家禽,品种很多,喙短锐,有冠与肉髯,翅膀短,尤指普通家鸡(gallus gallus) 

 雞,知时兽也。从隹,奚声。籀文从鴅。--《说文》

 雞者,小兽,主司时起居人。--《汉书·五行志》

 食菽与雞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
 雞曰翰音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
 巽为雞。--《易·说卦传》

 工商执雞。--《周礼·大宗伯》

 鸡犬相闻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故人具鸡黍。--唐·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

 鸡栖于厅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 又如鸡男(雄鸡);鸡坊(养鸡场);鸡肤(鸡

 鸡(雞、鷄)jī家禽之一。头部有红色肉冠和肉髯。雄的善啼好斗,能报晓。品种很多。肉和蛋供食用养~致富。
"盗"字解释:眎 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,存心不善。本义盗窃,偷东西)

 同本义 

 眎,私利物也。

 窃货曰盗。--《荀子·脩身》

 君子不为盗,贤人不为窃。--《庄子·山水》

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
 盗器为奸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

 盗名不如盗货。--《荀子·不苟》

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齐国人善盗乎?--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下》

 又如偷盗(偷窃);盗跖下惠(跖和柳下惠,两人虽是兄弟,但跖被诬为大盗,而柳下惠却被视为圣人);盗名(偷取美名)

 抢

 盗 dào

 ①偷~窃。

 ②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~贼。
"狗"字解释:狗 

 (形声。从犬,句声。本义犬。原指小犬◇为狗犬的通称)

 同本义 

 狗,犬也。大者为犬,小者为狗。--《说文》

 艮为狗。--《易·说卦传》

 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。--《春秋·考异郵》。注狗,斗之精所生也。”

 以狗御蛊。--《史记·秦本纪》

 效犬者左牵之。--《礼记·曲礼上》。疏大者为犬,小者为狗。”

 悍吏之来吾乡,…哗然而骇者,虽鸡狗不得宁焉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”的。--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

 属于犬科(canidae)的一种食肉类哺乳动物(canis familiaris)

 狗gǒu

 ⒈家畜之一,又叫"犬"。听觉、嗅觉都很灵敏,善于看守门户。有的经过训练可用来帮助打猎、牧羊、警探等猎~。牧羊~。

 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