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释知遗形

犹言弃智忘身。指超然物外,与世无争。

释知遗形

读音(发音): shì shì yí xíng

详细解释(意思):犹言弃智忘身。指超然物外,与世无争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释知遗形兮,超然自丧;寥廓忽荒兮,与道翱翔。”

示例:

第一个字为"释"的成语

成语"释知遗形"逐字解释

"释"字解释:释 

 (形声。从采,瞘声。采,有辨别、分析义。本义脱掉,解下)

 同本义 

 释,解也。从采,取其分别物也。瞘声。--《说文》

 释获。--《仪礼·大射仪》

 释左骖,以公命赠孟明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
 昭公出奔,民如释重负。--《谷梁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

 主人释服。--《仪礼》

 又如释绂(解下印绶。指致仕罢官);释褐(除去平民的衣服,换上官服。即作官”)

 解释

 

 又如释情消迹(消除误会;予以和解);释言(以言语自作解释);释例(说明所著书的凡例)

 释(釋)shì

 ⒈放,放下,放弃~放。开~。如~重负。手不~卷。

 ⒉排解,消除,消溶~难。~疑。冰~。

 ⒊说明,解说~义。解~。注~。

 ⒋佛教创始人"释迦牟尼"的简称。又泛指有关佛教的~教。~子(和尚)。~氏(佛家)。

 释yì 1.喜悦。
"知"字解释:知 

 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口矢。段玉裁识敏,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。”意思是认识、知道的事物,可以脱口而出。本义知道)

 同本义 

 知,识也。--《玉篇》

 知汝远来应有意。--唐·韩愈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

 心徹为知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
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?此谋反耳。--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

 不知何氏女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又

 日知基所亡。

 汝亦知射。--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
 不知几千里。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
 知其不可而为之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
 又如知不到(不知道);知风(知道情况

 知zhī

 ⒈晓得,明了~晓。~道。~己~彼。

 ⒉使知道通~。告~。

 ⒊感觉,认识到~觉。

 ⒋见识,学识,学问~识。求~。真~。

 ⒌了解相~。〈引〉相亲新~。~己。~音。~心人。

 ⒍主持,主管~县、~事(旧时指县长)。

 ⒎〈古〉通"智"。聪明,智慧。

 ⒏

 ⒐

 知zhì 1.聪明;智慧。 2.姓。春秋时晋有知罃。
"遗"字解释:遗  wei

 给予;馈赠 

 相遗以水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欲厚遗之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置币遗单于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裘葛之遗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
 又如遗贼(给予戕害;遭害);遗赂(赠送财物);遗劳(馈赠;犒劳);遗酌(济助);遗送(赠送);遗金(赠送金钱)

 送交;交付 

 遗赵王书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遗魏王及公子书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遗权书曰。--《资治通鉴》

 以书遗操。

 又如遗书(投书;寄信);遗使(遣使);遗秉(发放粮食);遗

 遗wèi

 ⒈给予,赠送施~●~。

 遗yí

 ⒈丢失~失。

 ⒉漏掉,忽略~漏。~忘。

 ⒊丢失的东西道不拾~。

 ⒋漏掉的部分补~。纤悉无~。

 ⒌抛弃~弃。

 ⒍余,留,剩下~风。~留。不~余力。

 ⒎特指死者留下的~嘱。~物。

 ⒏排泄大小便~矢(矢屎)。

 ⒐不自觉地排泄大小便或精液~尿。~精。

 ⒑

 ⒒

 遗suí 1.谦虚,顺从。
"形"字解释:形 

 同本义 

 形,象形也。--《说文》

 物成生理谓之形。--《庄子·天地》

 雷雨之动满形。--《易·屯》

 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
 形色天性也。--《孟子》

 形者,生之具也。--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

 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。--《列子·说符》

 形似酒尊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 鸟兽之形。

 形若土狗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因势象形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 又如形物(有形之物);条形;线形;方形;圆形;球形;梯形;三角形;正方形;多角形;多边形;口形;体形

 形体,实体 

 可以隐形。--三

 形xíng

 ⒈样子~状。方~。地~。

 ⒉体,实体~体。~影相随。又指容色,容貌面~。

 ⒊表现,表露喜~于色。

 ⒋对照,对比相~见绌。

 ⒌

 ⒍

 ①形状和神态~态生动。

 ②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物质~态。

 ⒎

 ①事物的状态、结构~式优美。

 ②只图表面,不顾实际、效果流于~式。

 ⒏

 ①地势。

 ②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国内外~势。

 ⒐

 ①形体容貌。

 ②对事物的描述难以~容。

 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