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旱望云
比喻渴望解除困境,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。
大旱望云
读音(发音): dà hàn wàng yún
详细解释(意思):比喻渴望解除困境,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。
出处(典故): 先秦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民望之,若大旱之望云霓也。”
示例: 日与吏民延颈企锺,虽~,执热思濯,未喻其急也。★宋·苏轼《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修廨宇书》
大旱望云成语接龙
成语"大旱望云"逐字解释
"大"字解释:大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正面形,有手有脚。大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大”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。本义大小的大”) 形容体积、面积、数量、力量、规模、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。与小”相对 大,天大地大人亦大,故大象人形。古文大也,籀文介,改古文亦象人形。凡大人、大夫、太子、太君,皆尊词。--《说文》 遵彼大路兮。--《诗·郑风·遵大路》 大有。--《易》。释文大有,包容丰富之象。” 大报天而主日也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。 其朝践用两大尊。--《周礼·司尊彝》。司农
"旱"字解释:旱 (形声。从日,干声。本义久不下雨) 同本义 旱,不雨也。--《说文》 旱既大甚,蕴隆虫虫。--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 不得雨曰旱。--《谷梁传·僖公十一年》 二谷不收谓之旱。--《墨子·七患》 三千里之旱。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 兵旱相乘。 又如旱涝(干旱与水涝);旱云(干旱不雨的云);旱亢(大旱);旱苗得雨(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滋润) 非水田的 迅猛。通悍” 水激则旱兮,矢激则远。--汉·贾谊《鹏鸟赋 旱hàn ⒈长时间不下雨,缺少雨水,跟"涝"相对蓄水防~。抗~措施。 ⒉陆地,无水的走~路。挖~地。种~稻。
"望"字解释:望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臣”象眼睛,下面是壬”。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。小篆又加月”字,表望的对象。本义远望) 同本义 望,出亡在外望其还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此字疑当训远视也。 望,远视也。--《玉篇》 豕望视而交睫腥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。注望视,远视也。” 邻邑相望,鸡狗之音相闻。--《庄子·胠箧》 望之而不能见也,逐之而不能及也。--《庄子·天运》 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 扁鹊望桓侯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 举头望明月。--唐·李白《静 望wàng ⒈向远处看,看得见远~。遥~。丰收在~。 ⒉拜访拜~。看~。 ⒊盼,期待,希望盼~。期~。希~。大喜过~。 ⒋有名声名~。声~。威~。 ⒌埋怨,责怪怨~。 ⒍朝,向~前走。~着我。 ⒎农历每月十五日十五谓之~。
"云"字解释:云 (象形。《说文》古文字形。象云回转形。雲”为会意字,从雨,从云。本义云彩。这个意义后作雲”) 同本义 大气中的水蒸气,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,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,叫做云 雲,山川气也。--《说文》 地气上为云。--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 有其状若悬於而赤,其名曰云。--《吕氏春秋·明理》 云集响应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 云归而岩穴瞑。--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 又如云瞑(古乐器名);云根(山石。古人认为云是从山石中产生的,故称);云?(传说中的云车);云狐(用脑门和股两处的狐皮拼成云形花 云(雲)yún ⒈水蒸气上升遇冷凝集成水滴或冰晶,成团的在空中飘缸~。乌~。〈喻〉众多~集。 ⒉ ⒊说人~亦~。不知所~。 ⒋文言助词(无义)~何难吁矣。日~暮矣。盖记时也~。 ⒌有其~益乎? ⒍ ⒎ ①银河。也叫"天河"。 ②高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