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距跃三百
指欢欣之极。
距跃三百
读音(发音): jū yuè sān bǎi
详细解释(意思):指欢欣之极。
出处(典故):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魏伤于胸。公欲杀之,而爱其材。使问,且视之。病,将杀之。魏束胸见使者,曰‘以君之灵,不有宁也!’距跃三百,曲踊三百。乃舍之。”
示例: 吾闻海上诸君子,发大愿合大力,既赓续此报,复求所以改良者,吾未尝不为之~,喜而不寐也。★王某《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》
距跃三百成语接龙
第一个字为"距"的成语
成语"距跃三百"逐字解释
"距"字解释:距 (形声。从足,巨声。本义鸡爪) 同本义 距,鸡距也。--《说文》 后阺为之金距。--《左传》 不鸣不将无距。--《汉书·五行志》。注距,鸡附足骨,斗时所用刺之。” 虽有钩针芒距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 长皆及俎距。--《仪礼·少牢礼》。注胫中当横节也。” 公输之刻凤也,冠距未成。--《列子》 距离 距随长武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记》 又如苗距;槽距;差距;焦距;行距;株距;距国(介于大国之间,或两面受敌的国家);距随(古人射箭站立时两脚的间隔距离) 倒刺 古代兵器锋刃上的 距jù ⒈距离,离开两地相~十余里。~今五天。 ⒉鸡爪。特指雄鸡爪后突起像脚趾的部分。 ⒊〈古〉通"拒"。抗拒,抵御,拒绝。
"跃"字解释:跃 (形声。从足,翟声。本义跳跃) 同本义 跃,跳也。--《广雅》 涌趯(跃)邪阴。--《汉书·李寻传》。师古曰趯字与跃同。” 骐骥一跃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 浮光跃金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跃掷径出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若将跃舞。 跃起持之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 又如跃龙门(比喻科举考试);跃如(踊跃的样子);跃治(比喻人好炫耀以求表现);跃马横戈(骑马奔跃,横握长戈);跃动(跳动);跃跃(跳动的样子。又指跳跃迅速的样子);跃跃欲 试(心动而想尝试) 上竖;上举 跃(躶)yuè ⒈跳跳~。飞~。 ⒉ ①跳着前进。 ②飞快地前进。 ⒊ 跃tì 1.见"跃跃"。
"三"字解释:三〈数〉 (指事。本义数目。二加一的和) 同本义 三,天地人之道也。从三数。--《说文》 三,数名。--《广韵》 二与一为三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 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--《老子》 王三赐命。--《易·师》。荀注三者阳德成也。” 结恨三泉。--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。注三者数之小终。”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。--《易·需》 纪之以三。--《国语·周语下》 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。--《战国策》 又如三叉(三歧的道路);三木(古时套在犯人颈、手、足上的刑具);三节(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、三月三上巳节、九 三sān ⒈数目字~个。~人行必有我师。 ⒉多次再~叮嘱。~番五次。~思而行。~令五申。~复斯言。 ⒊[三甲]〈古〉"殿试"中榜者(进士)的三个等级。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,分为三等即"三甲"。一甲,赐"进士及第";二甲,赐"进士出身";三甲,赐"同进士 出身"。每甲各取有若干名,统称进士。元、明、清,殿试的中榜者,一甲只取有三名,二甲、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。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,第二名叫榜眼,第三名叫探花。 三sàn 1.多次;再三。
"百"字解释:百 (会意。从一,从白。白”假借为百”。本义数词) 十个十。一百,100 百,十十也。--《说文》 律中百钟。--《淮南子·时则》 虽人有百手,手有百指,不能指其一端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 又如百辆之迎(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);百日(一百天;人死后的一百天,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);百户(一百户人家;统兵百人之官) 概数。言其多,许多的,众多的 千禄百福。--《诗·大雅·假乐》 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 猿则百叫无绝。--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 又如百花争艳;百发百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