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严于律已

律约束。严格要求自己。

严于律已

读音(发音): yán yú lǜ jǐ

详细解释(意思):律约束。严格要求自己。

出处(典故): 宋·陈亮《谢曾察院启》严于律己,出而见之事功;心乎爱民,动必关夫治道。”

示例:

严于律已成语接龙

第三个字为"律"的成语

成语"严于律已"逐字解释

"严"字解释:严 

 同本义 

 事严,虞不敢请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
 又如严急(犹危急;紧急);严行(急行);严鼓(急鼓,急促的鼓声)

 严厉;严肃 

 诛严不为戾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严限追比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性严毅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 又如严紧(严厉);严查(严格检查);严假(期限严格的假期);严戢(谓严格管理);严讥(严格查问);严谴(严厉谴责);严辞(严厉的言辞);严罚(严厉处罚);严察(严厉苛察);严禁(

 严厉的禁令);严愎(严厉而刚愎);严参(严厉弹劾);严处(严厉处罚);严敏(严厉果断);严重(严肃而持重);严介(严肃耿

 严(嚴)yán

 ⒈紧密,没有缝隙~密。将瓶口封~。

 ⒉认真,不放松~格要求。~厉惩办。~于律己。〈转义〉父亲家~。

 ⒊猛烈,厉害~风。~寒。

 ⒋急,极其重大的,紧急措施事~。~重。戒~。解~。

 ⒌

 严yǎn 1.庄严貌。
"于"字解释:于〈动〉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。本义超过)

 往;去 

 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--《诗·周南·桃夭》。毛传于,往也。”

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,逋播臣。--《书·大诰》

 取 

 昼尔于茅,宵尔索陶。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
 如;好像 

 《易》曰介于石,不终日,贞吉。”介如石焉,宁用终日,断可识矣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
 又如于何(如何)

 于 

 引进动作、行为的时间、处所,意义相当于在”、到”或在…方面(上、中)” 

 捐金于野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又

 成于机杼。

 射于家

 于yú

 ⒈介词。

 ①引出动作的处所、时间和对象,义同"在"、"到"、"从"、"给"、"向"、"对"等生~北京。光荣归~人民。~此向前。己所不欲,勿施~人。请教~人。~民有益。~国有

 利。严~律己。

 ②用在形容词后〈表〉比较,义同"过"大~。重~。高~。人浮~事。

 ③用在动词后〈表〉被动见笑~大方。

 ④自,由来~民间。出~自觉。

 ⒉

 ?吰???呵醩?????嗢氺?磾?罈辝串?雟l哷亲?????????呰???摧???亯?????懷^澡?吒??駝?浉靼?洜d亯???磾咳熌l?缃浉?酉耡浉?洶懢汴??綷??咛????澖???

 醩亰?鋖?煪閎l哷亲?閚?^??譳?聦?各矐洺??澖??醩亰?鋖?鈕?^鎠憯?缇??魔l澏^緛洶戅e??浤фk???吰粑?閔醩??鋖?咚呈吵?亰枙祄^周??喤l涺?镪?吸?

 于xū 1.见"于嗟"﹑"于咨"。

 于wū 1.鸟名。参见"于鹊"。 2.叹词。

 ?吰???呵醩?????嗢氺?磾?罈辝串?雟l哷亲?????????呰???摧???亯?????懷^澡?吒??駝?浉靼?洜d亯???磾咳熌l?缃浉?酉耡浉?洶懢汴??綷??咛????澖???

 醩亰?鋖?煪閎l哷亲?閚?^??譳?聦?各矐洺??澖??醩亰?鋖?鈕?^鎠憯?缇??魔l澏^緛洶戅e??浤фk???吰粑?閔醩??鋖?咚呈吵?亰枙祄^周??喤l涺?镪?吸?

 于xū 1.见"于嗟"﹑"于咨"。

 于yú

 ⒈介词。

 ①引出动作的处所、时间和对象,义同"在"、"到"、"从"、"给"、"向"、"对"等生~北京。光荣归~人民。~此向前。己所不欲,勿施~人。请教~人。~民有益。~国有

 利。严~律己。

 ②用在形容词后〈表〉比较,义同"过"大~。重~。高~。人浮~事。

 ③用在动词后〈表〉被动见笑~大方。

 ④自,由来~民间。出~自觉。

 ⒉

 懷^澡?吒??駝?浉靼?洜d亯???磾咳熌l?缃浉?酉耡浉?洶懢汴??綷??咛????澖???醩亰?鋖?煪閎l哷亲?閚?^??譳?聦?各矐洺??澖??醩亰?鋖?鈕?^

 鎠憯?缇??魔l澏^緛洶戅e??浤фk???吰粑?閔醩??鋖?咚呈吵?亰枙祄^周??喤l涺?镪?吸?于yū 1.广大。

 于yī 1.见"于微闾"。
"律"字解释:律〈名〉

 (形声。从彳,聿声。本义法律;法令)

 同本义 (多指具体的规则、条文) 

 律,均布也。--《说文》

 出以律。--《易师》

 律,法也。--《尔雅·释诂》

 天下既定,令萧何次律令。--《汉书·高帝纪》

 兵大律在谨,论敌察众,则胜负可知也。--《商君书·战法》

 以律非故杀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又如律则(律条);律贯(法律系统);律科(法令条文);律度(规矩,法度);律纪(纪律);律贯(指法律系统);律斩(依法斩决)

 律管,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。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。从低音算起,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,成偶数的六个管

 律lǜ

 ⒈规章,法则,法令规~。定~。法~。

 ⒉约束严以~己。

 ⒊一种诗体,有一定的格式、字数,有五~(五言~诗)、七~(七言~诗)两种。

 ⒋〈古〉我国音乐中用来正音的一种竹管~管。用~管定出的音也叫~。有十二律(~十有二,阳六为~,阴六为吕)。

 ⒌同样,没有例外一~。
"已"字解释:已 

 (象形。象蛇形。一说原与子”同字。本义停止)

 同本义 

 鸡鸣不已。--《诗·郑风·风雨》。传已,止也。”

 德音不已。--《诗·小雅·南山有台》。传已,止也。”

 以故事得已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操蛇之神闻之,惧其不已也,告之于帝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
 是亦不可以已乎?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
 累寸不已,遂成丈匹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,必虑人逼取,而惴惴焉,摩玩之不已。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
 又如不已

 完成,完毕 

 已,成也。--《广雅》

 已事遄往。--《易

 已yǐ

 ⒈止,完毕,罢了争论不~。死而后~。如此而~。

 ⒉副词。〈表〉过去,动作完成~经。~然。~过时。事~办妥。

 ⒊不久,后来~忽不见。~而悔之。

 ⒋副词。太,过分~颇。不为~甚。

 ⒌〈古〉通"以"。〈表〉地位、方向、时间、数量等的界限~上。大桥~东。五年~后。三十~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