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苦乐不均

均平均。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。形容待遇不相等。

苦乐不均

读音(发音): kǔ lè bù jūn

详细解释(意思):均平均。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。形容待遇不相等。

出处(典故): 《魏书·太武五王列传》苦乐不均,羊少狼多,复有蚕食,此之为弊久矣。”

示例:

苦乐不均成语接龙

第四个字为"均"的成语

成语"苦乐不均"逐字解释

"苦"字解释:苦〈名〉

 (形声。从苃,古声。本义苦菜)

 同本义,即荼” 

 苦,大苦苓也。--《说文》

 采苦采苦,首阳之下。--《诗·唐风·采苓》

 濡豚包苦实蓼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

 天子于是食苦。--《穆天子传》

 又如苦苣(野苣。又名荼);苦荼(苦菜);苦賨(苦菜)

 病;病痛 

 自苦而居海上。--《吕氏春秋·遇合》。注;伤也。”

 皆甚苦之。--《吕氏春秋·贵卒》。注病也。”

 苦垮之家。--《淮南子·精神》。注疾也。”

 又如苦车(晕车。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);苦船(晕船。乘船时有晕眩呕吐

 苦kǔ

 ⒈跟"甜"、"甘"相对,像黄连或胆计那样的滋味~药。~菜。

 ⒉灾难,艰难,劳累~难。艰~。劳~。辛~。能吃~。~中求乐。~尽甘来。

 ⒊为某种事物所苦~旱。~雨。~恼。~于病痛。

 ⒋深沉地,耐心地,竭力地~思冥想。~口婆心。~求真理。刻~学习。~战能过关。

 ⒌使受苦这回可~了他。

 ⒍

 ⒎

 ⒏

 ⒐

 ⒑

 苦gǔ 1.粗劣。 2.止,息。

 苦hù 1.地名。春秋楚邑,汉初置淮阳国,属陈县,东晋咸康三年改名谷阳。故城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东。
"乐"字解释:乐 

 喜悦;愉快 

 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。--《论语·学而》

 并怡然自乐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。--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
 君游海而乐之,奈臣有图国者何?--《韩非子·十过》

 似与游者相乐。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
 熙熙而乐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又如快乐(感到幸福或满意);乐嬉嬉(喜悦貌);乐悦(欢喜);乐笑(欢笑);乐胥(喜乐);乐哈哈(形容喜笑的样子);乐好(爱好);乐志(愉悦心志)乐心(心里快乐);乐利(快乐与利益

 );乐易(和乐平易);乐郊(乐土);乐处(快乐的所在)

 乐(樂)lè

 ⒈快活,高兴快~。欢~。~事。~不可支。

 ⒉喜欢,喜爱~于助人。喜闻~见。

 ⒊笑,使人快活可~。大家都~了。玩笑取~。跟小孩逗~儿。

 ⒋乐于~此不倦。

 ⒌

 ⒍

 ⒎

 乐(樂)yuè

 ⒈指音乐~器。奏~。

 乐yào 1.喜好。

 乐luò 1.见"乐托"﹑"乐乐"。
"不"字解释:不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常棣之花,鄂不韡。”郑笺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锲

 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

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 

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老妇不闻也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被驱不异犬与鸡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
 后遂不复至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不会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朴。意指社会风气衰落、败坏);不勾(不消;不够;不到);不才(没有才能。自称的谦词;不成才);不才之
"均"字解释:均 

 (形声。从土,匀声。匀”亦兼表字义∠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。本义均匀;公平)

 同本义 

 均,平也。--《说文》

 乃均土地。--《周礼·小司徒》

 土均。--《周礼·序官·均人》

 大夫不均。--《诗·小雅·北山》

 而患不均。--《论语·季氏》

 盖均无贫。

 性行淑均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霜露所均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 有无不均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又如均壹(公平专一);均浃(平均而普遍);均人(官名。周礼地官之属。掌平均土地征役);均徧(公平周徧);均辨(公平);均平(均匀公平)

 均jūn

 ⒈匀,平~匀。平~。~摊。势~力敌。

 ⒉同,都,全、皆~等∠家~安。~已做好。

 均yùn 1.古代校正乐器音律的器具。 2."韵"的古字。 3.通"耘"。参见"均田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