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兵不厌诈

厌嫌恶;诈欺骗。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。

兵不厌诈

读音(发音): bīng bù yàn zhà

详细解释(意思):厌嫌恶;诈欺骗。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。

出处(典故): 《韩非子·难一》臣闻之,繁礼君子,不厌忠信;战阵之间,不厌诈伪。”

示例: 若说~,诸葛亦无如此之阵图,若说幻不厌深,偃师亦无如此之机械。★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

成语"兵不厌诈"逐字解释

"兵"字解释:兵 

 (会意。从廾,从斤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斤”,是短斧之类;下面是廾”双手),象双手持斤。本义兵器,武器)

 同本义 

 兵,械也。--《说文》

 掌五兵。--《周礼·司兵》。司农注戈、殳、戟、酋矛、夷矛也。”

 陈五兵。--《谷梁传·庄公二十五年》。注矛、戟、钺、榡、弓矢也。”

 谓五方之兵,东矛、南弩、西戈、北铩、中央剑也。”--《匡谬正俗》

 离为戈兵。--《易·说卦》

 修尔车马,弓矢戎兵。--《诗·大雅·抑》

 古之兵,戈、矛、弓、矢而已矣。--《荀子·议兵》

 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。--《孟
"不"字解释:不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常棣之花,鄂不韡。”郑笺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锲

 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

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 

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老妇不闻也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被驱不异犬与鸡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
 后遂不复至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不会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朴。意指社会风气衰落、败坏);不勾(不消;不够;不到);不才(没有才能。自称的谦词;不成才);不才之
"厌"字解释:厌  ya

 一物压在另一物上 

 厌,笮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此义今人字作压,乃古今字之殊。”

 地震陇西,厌四百余家。--《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上》

 如墙厌之。--《荀子·彊国》

 厌目而视者,视一以为两。--《荀子·解蔽》

 又如厌覆(车翻人压)

 泛指压制;抑制 

 东厌诸侯之权,西远羌胡之难。--《汉书·翼奉传》。--师古曰厌,抑也。”

 故贤人立朝,折冲厌难,胜于亡形。--《汉书·辛庆忌传》。师古曰厌,抑也。”

 又如厌抑(压制)

 以迷信的方法,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,或致灾祸于人 

 厌(厭)yàn

 ⒈憎恶,烦腻~恶。~烦。~倦。讨~。〈引〉嫌山不~高,海不~深。

 ⒉饱,满足,也作"餍"贪婪无~

 厌yā 1.一物压在另一物上。 2.指被压。 3.指被压死。 4.覆压。 5.压制;抑制。 6.以迷信的方法,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,或致灾祸于人。 7.镇压。 8.堵

 塞。 9.迫近。 10.着;佩带。 11.压降;降低。 12.收缩。 13.承当。

 厌yǎn 1."魇"的古字。恶梦。 2."黡"的古字。掩蔽;掩藏。 3.通"奄"■然。参见"厌的"。

 厌yān 1.安然。 2.和悦。参见"厌然"。 3.微弱;不振。 4.疲倦;困倦。 5.见"厌厌"。

 厌yì 1.长揖。 2.见"厌浥"。
"诈"字解释:诈 

 (形声。从言,乍声。从言,说明与言论有关。本义欺骗)

 同本义 

 诈,欺也。--《说文》

 诈,伪也。--《尔雅》

 匿行曰诈。--《荀子·脩身》

 有掎挈伺诈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

 繁战之君,不足于诈。--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

 无功伐而求荣富,诈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务本》

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,实不可得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禽兽之变诈。--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
 又如诈端(讹诈的理由);诈掯(敲诈勒索);诈哄(欺骗);诈伪(欺骗);诈力(诈术与暴力);诈人(专务诈欺作伪的人)

 假装;冒充 

 诈zhà

 ⒈欺骗~骗。欺~。他被~。~语(骗人的话)。

 ⒉假装~败。~病。~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