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桀贪骜诈

凶暴贪婪而又傲慢狡诈。

桀贪骜诈

读音(发音): jié tān ào zhà

详细解释(意思):凶暴贪婪而又傲慢狡诈。

出处(典故): 清·薛福成《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》虽其桀贪骜诈若李世忠、陈国瑞之流,苟有一节可用,必给以函牍,殷勤讽勉,奖其长而指其过,劝令痛改前非。”

示例:

第三个字为"骜"的成语

成语"桀贪骜诈"逐字解释

"桀"字解释:桀 

 鸡栖的木桩 

 鸡栖于桀。--《诗·王风·君子于役》

 小木桩 

 城希裾门而直桀。--《墨子》

 通杰”。杰出的人才 

 选士厉兵,简练桀俊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
 又如桀俊(才能出众的人);桀士(杰出的人)

 夏朝末代君主,相传是个暴君 

 桀 

 通傑”。特出,高出 

 邦之桀兮。--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
 初之列士桀大夫,慎言知行。--

 桀jié

 ⒈凶暴,凶悍~猾。~骜。

 ⒉〈古〉人名。夏朝末代君主,传说是暴君。

 ⒊鸡栖的木桩鸡栖于~。

 ⒋〈古〉通"杰"。优秀,高出。

 ⒌〈古〉通"揭"。扛,举~石。
"贪"字解释:贪 

 (形声。从贝,今声。从贝”,与财物有关。本义贪财)

 同本义 

 贪,欲物也。--《说文》

 晋、魏河内之比,谓惏曰残。楚谓之贪。--《方言一》

 贪于饮食,惰于作务。--《墨子·非儒下》

 贪货弃命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

 爱财曰贪,爱食曰婪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注

 虞公贪利其璧与马而欲许之。--《韩非子·十过》

 又如贪赃(官吏接受贿赂);贪便宜;贪得无厌;贪冒(贪图财利);贪鄙(贪婪卑鄙);贪汙(贪求私利,取非分的财物);贪墨(贪财受贿);贪夫徇财(贪婪的人为财而死)

 贪婪。多欲而不知满足 

 贪tān图财。原指贪财,后多指贪污。不知足的求取严惩~官。~赃枉法。~耍。~婪。~便宜。~心不足。
"骜"字解释:骜 

 (形声。从马,敖声。本义好马,良马) 同本义 

 良马期乎千里,不期乎骥骜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。注千里马也。王者乘之游敖,因曰骥骜也。”

 又如骜放(任性傲物)

 骜 

 放纵奔驰 

 服偃蹇以低昂兮,骖连蜷以骄骜。--《楚辞·远游》

 骜 

 通傲”。骄傲 

 士骜爵禄者,固轻其主。--《吕氏春秋·下贤》

 夫智伯之为人也,好利而骜愎。--《韩非子·十过》

 始皇刚暴而骜狠。--《抱朴子·极言》

 骜ào

 ⒈骏马或马不驯良骥~。

 ⒉不驯顺桀~不驯。
"诈"字解释:诈 

 (形声。从言,乍声。从言,说明与言论有关。本义欺骗)

 同本义 

 诈,欺也。--《说文》

 诈,伪也。--《尔雅》

 匿行曰诈。--《荀子·脩身》

 有掎挈伺诈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

 繁战之君,不足于诈。--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

 无功伐而求荣富,诈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务本》

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,实不可得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禽兽之变诈。--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
 又如诈端(讹诈的理由);诈掯(敲诈勒索);诈哄(欺骗);诈伪(欺骗);诈力(诈术与暴力);诈人(专务诈欺作伪的人)

 假装;冒充 

 诈zhà

 ⒈欺骗~骗。欺~。他被~。~语(骗人的话)。

 ⒉假装~败。~病。~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