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枕戈坐甲

以戈为枕,披甲而坐。形容常备不懈,时刻准备战斗。

枕戈坐甲

读音(发音): zhěn gē zuò jiǎ

详细解释(意思):以戈为枕,披甲而坐。形容常备不懈,时刻准备战斗。

出处(典故): 唐·令狐德棻等《周书·文帝纪上》如其首鼠两端,不时奉诏,专戮违旨,国有常刑,枕戈坐甲,指日相见。”

示例: 掖垣琐闼之地,皆~之人。★清·钱谦益《李遇知》

枕戈坐甲成语接龙

成语"枕戈坐甲"逐字解释

"枕"字解释:枕 

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~头。落~。~席。

 躺着的时候,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~戈待旦。~藉(纵横相枕而卧)。

 垫着~木(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)。~腕(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,右手垫在左手上写)。

 枕zhěn

 ⒈睡觉时垫在头下的东西~头。药~。伏~。倚~。

 ⒉将头放在枕头或别的东西上头~在枕头上。~戈待旦。

 ⒊垫~木(铁路上垫铁轨的横木)。

 枕chén 1.木名。即钓樟,又名乌樟。 2.通"沈"。深。
"戈"字解释:戈〈名〉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一种长柄兵器形。本义一种兵器)

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

 戈,平头戟也。从弋、一,横之象形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戈者,柲也,长六尺六寸,其刃横出,可勾可击,与矛专刺、殳专击者不同,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。

 执戈上刃。--《书·顾命》

 称尔戈。--《书·牧誓》

 戈广二寸。--《考工记·冶氏》

 操吴戈兮被犀甲,车错毂兮短兵接。--《楚辞·屈原·国殇》

 青铜制,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,秦以后逐渐消失。其突出部分名援,援上下皆刃,用以横击和钩杀,勾割或啄刺敌人,因此,古代叫做勾

 戈gē〈古〉兵器♂刃长柄,可以横击。是我国青铜时代的主要兵器。
"坐"字解释:坐 

 (会意。《说文》古文作象形字,象两人坐在土上。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。古人席地而坐,坐时两膝着地,臀部压在脚跟上)

 同本义 

 像二人对坐土形。--林义光《文源》

 坐而迁之。--《礼记·曲记》。疏坐通名跪,跪名不通坐也。”

 退而坐,取屦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

 受立、授立,不坐。--《礼记·少仪》

 武坐致右宪王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。疏坐,跪也。”

 坐行而入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。注膝行也。”按,坐者,尻也,处也。古席地而坐,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,耸其体曰跪。跪,亦谓之启。跪可言坐,坐不可言跪也。

 坐zuò

 ⒈跟"立"相对~下。请~。〈引〉

 ①乘,搭~车。~飞机。〈引〉

 ②位置~落。~北朝南。

 ⒉物体下沉或向后施压力这房子~了。那门炮~力大。

 ⒊将锅、壶等放到炉火上。

 ⒋旧指犯罪,定罪~陷。连~。随~。

 ⒌因,因为~罪解职。

 ⒍植物结子实~瓜。~果。

 ⒎自然而然孤蓬自振,惊沙~飞。

 ⒏同"座

 ⒈"。座位。

 ⒐

 ⒑

 ⒒
"甲"字解释:甲 

 (象形。小篆字形,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。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)

 同本义 

 甲,东方之孟阳气萌动。从木,戴孚甲之象。--《说文》

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。--《六书故》

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(档??))。--《易·解》

 又如莩甲;甲坼(甲宅。外壳裂开。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)

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,用皮革或金属制成。也叫铠” 

 献甲者执胄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
 殪以为大甲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
 齐国寡甲兵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 函人为甲。--《周礼·考工记》

 擐甲执兵,固即死也。╠

 甲jiǎ

 ⒈天干的第一位。也用作次序第一~、乙、丙。〈引〉居首位,占第一~等。富~一方。桂林山水~天下。

 ⒉动物护身的硬壳,也指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~虫。龟~。指~。趾~。

 ⒊〈古〉军人打仗穿的护身服,用金属或皮革制成铠~。盔~。〈引〉披甲的士兵伏~将攻之。

 ⒋用金属制成具有保护功能的装备装~车。

 ⒌旧时户口编制的一种,若干户为一~,若干~为一保,~设~长。

 ⒍

 ⒎

 ⒏

 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