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玉成其事

玉成成全,内含客气的意思。成全那件事情。

玉成其事

读音(发音): yù chéng qí shì

详细解释(意思):玉成成全,内含客气的意思。成全那件事情。

出处(典故)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回大夫能玉成其事,请以白璧二双,黄金百镒为献。”

示例: 只要求冯氏是早晚在员外跟前~。★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三十五回

成语"玉成其事"逐字解释

"玉"字解释:玉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一根绳子,串着一些玉石。玉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)

 同本义 

 玉,石之美者,有五德,润泽以温,仁之方也…--《说文》

 君无故玉不去身。--《礼记·曲记》。疏玉谓佩也。”

 五玉。--《虞书》。郑注执之曰瑞,陈列曰玉。”

 王齐则共食玉。--《周礼·王府》

 惟辟玉食。--《书·洪范》

 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。--《左传》

 又如玉情儿(玉石的质量、成色);玉墀(白玉台阶);玉阙(宝座;皇宫);玉虚(道教指玉帝的居处);玉树(指槐树);玉砚(玉石制的砚台);玉雕(玉石雕成

 玉yù

 ⒈一种珍贵的矿石,质细而坚硬,有光泽,微透明,可雕琢成簪、环等装饰品。〈喻〉洁白、美丽~颜。~龙。~人。

 ⒉敬词~体。~照(人像照片)。

 ⒊

 、穗可作饲料用。
"成"字解释:成 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|”(即杵”)。斧”、杵”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。本义完成,成就)

 同本义

 成,就也。--《说文》

 成德之终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
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。--《太元元错》

 箫韶九成。--《书·益稷》

 祝告曰利成。--《仪礼·少牢礼》

 及事成。--《周礼·司书》

 此织生自蚕茧,成于机杼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又如落成(建筑物完工)

 变成;成为 

 累寸不已,遂成丈匹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又如成习(成为习惯);成精;成仙(成为神仙)

 成全
"其"字解释:其〈名〉

 通期”。期限 

 既辱且危,死其将至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
 其 〈代〉

 (形声。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,即箕”本字。金文又加声符丌”,变成其”。本义簸箕。今字作箕”。其”假借为代词他、他们、那等)

 彼、他 

 郯子之徒,其贤不及孔子。--《师说》

 又如独善其身

 她 

 它 

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,又希望其无。--鲁迅《祝福》

 他们;她们;它们 

 他的 

 他日归,则有馈其兄生鹅者。--《孟子·

 其qí

 ⒈第三人称代词。他(她、它),他的,他们,他们的~貌不扬。劝~自力。促~成功。人尽~才。各得~所。

 ⒉指示代词。那(这),那(这)些,那(这)样不乏~人。确有~事。

 ⒊连词。如果,假使若~为难,你就不去。

 ⒋文言助词。〈表〉揣测、反问、期望、命令等~奈我何?尔~勉之。

 ⒌虚指,无实在意义北风~凉。夸夸~谈。

 ⒍

 ⒎

 ⒏

 ⒐

 ⒑

 其jī 1.助词。用于疑问代词之后,表疑问语气。 2.用于地名。 3.用于人名『代有审食其﹑郦食其。

 其jì 1.助词。常用在"彼"之后。
"事"字解释:事 

 (形声。从史,之省声。史,掌管文书记录。甲骨文中与吏”同字。本义官职)

 同本义 

 事,职也。--《说文》

 无功而受事,无爵而显荣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又如事宦(仕宦。事通仕”)

 引申为职守;政事;事务 

 事,勤也。--《尔雅》

 为政事庸力行务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。注在君为政,在臣为事。”

 事蚤济也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
 事至佚而功。--《荀子·王霸》。注任也。”

 陉山之事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役也。”

 公侯之事。--《诗·召南·采蘩》

 事shì

 ⒈人的一切活动,自然界、社会中的一切现象或活动~情。~在人为。新~。有~。大~。

 ⒉变故~过境迁。这里出~了。

 ⒊做,治从~。~农。~商。~生产。

 ⒋工作,职业~业。找~。谋~。

 ⒌关系,责任走吧,不关你的~。

 ⒍工夫这活很费~。

 ⒎侍奉奉~。仰~俯畜(原指侍奉父母,养活妻子、儿女◇来泛指维持一家生活)。

 ⒏事物一件叫一事两~。

 ⒐

 ①日常工作~务缠身。

 ②总务。

 ⒑

 ⒒

 ⒓

 ⒔

 ⒕

 ①事故。

 ②争执,纠纷挑起~端。

 ⒖

 ⒗

 事zì 1.立置。 2.插入,刺入。参见"事刃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