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徇国忘身

徇为国献身。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、安危置之度外。

徇国忘身

读音(发音): xùn guó wàng shēn

详细解释(意思):徇为国献身。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、安危置之度外。

出处(典故): 唐·白居易《赠裴垍官制》故太子宾客裴垍,忠正恭慎,佐予为理,事君尽礼,徇国忘身。”

示例:

第一个字为"徇"的成语

成语"徇国忘身"逐字解释

"徇"字解释:徇 侚

 

 (形声。从彳,旬声。彳”与行有关。本义迅速,敏捷) 同本义 

 侚,疾也。从人,旬声,字亦误作徇。--《说文》

 黄帝幼而徇齐。--《史记·五帝纪》。集解疾也,失之。”

 年逾五十则聪明思虑徇通矣。--《墨子》

 又如徇通(敏捷通达);徇智(敏慧);徇齐(疾速)

 徇 

 巡行 

 王乃徇师而誓。--《书·泰誓中》

 将兵徇蕲以东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
 又如徇铺(巡查街市里巷);徇察(巡行察访)

 巡行示众 

 杀颠颉以徇于师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

 以徇三军。--《史记·司马穰

 徇(猣)xùn

 ⒈从,曲从不准~私舞弊。

 ⒉巡行~于路。

 ⒊示众车裂以~。

 ⒋同"殉

 ⒈"。为了某种目的而死。
"国"字解释:国 

 (会意。从囗”,表示疆域。从或(即国”)。或”亦兼表字音。本义邦国)

 周代,天子统治的是天下”,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” 

 国,邦也。--《说文》

 以佐王治邦国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大曰邦,小曰国。”

 方千里曰国畿,诅祝以叙国之信用,以资邦国之剂信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。注国谓王之国;邦国,谓诸侯国也。”

 都城过百雉,国之害也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
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
 夫大国,难测也,惧有伏焉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
 秦人开关延敌,九国之师,逡巡而不敢进。--汉·贾谊《

 国(國、囯)guó

 ⒈国家爱~。~营。建设祖~。

 ①它是一个或一些阶级压迫另外的阶级的工具,是暴力的机器。主要由军队、警察、法庭、监狱等组成。

 ②一个国家独有的占领区域。

 ⒉属于本国的~旗。~徽。~产品。

 ⒊地区北~风光。

 ⒋京城,首都~门。~都。

 ⒌〈古〉我国诸侯或王侯的封地楚~。齐~。秦~。

 ⒍

 ⒎

 ⒏

 ⒐
"忘"字解释:忘 

 (会意兼形声。从心,从亡,亡亦声。本义忘记,不记得)

 同本义 

 忘,不识也。--《说文》

 德音不忘。--《诗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

 中年病忘。--《列子·周穆王》。释文不记事也。”

 忘路之远近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宠辱偕忘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 忘身于外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又如忘魂(忘怀);忘昏(忘怀);忘反(流连忘归);忘年(忘记年岁);忘味(忘记美食的滋味);忘食(忘了吃饭);忘却(不记得);忘生舍死(忘却性命,不怕牺牲);忘先(忘记祖先)

 玩忽,怠忽 

 夙夜不敢忘怠。

 忘wàng

 ⒈不记得~记。~我劳动。~恩负义。

 ⒉忽略,遗漏~却。~掉了。搞卫生,别~了死角。

 忘wáng 1.丧失,失去。 2.通"亡"。终止;断绝。

 忘wú 1.见"忘其"。
"身"字解释:身〈名〉

 (象形。象人之形。本义身躯的总称)

 同本义 

 身,躬也。象人之形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。

 必有寝礼,长一身有半。--《论语·乡党》

 人自项以下,踵以上,总谓之身。颈以下,股以上,亦谓之身。--王述之《经义述闻》

 人百其身。--《诗·秦风·黄鸟》

 身也者,亲之枝也。--《礼记·哀公问》

 身也者,父母之遗体也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

 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
 身首离兮心不惩。--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
 粉骨碎身浑不怕,要留青白在人间。--明·于谦《石灰吟》

 项伯亦拔剑起舞,常以

 身shēn

 ⒈人或动物的躯体~体。~躯。人~子。半~像。〈引〉物的主体部分车~。床~。树~∮~。

 ⒉自己,亲自自~。亲~。以~作则。~体力行。~教重于言教。

 ⒊生命舍~救人。以~殉职。

 ⒋指人的地位~份。~败名裂。

 ⒌怀孕~孕。她有了~子。

 ⒍套(指衣服)他穿了一~新衣裳。

 ⒎

 ⒏

 ⒐

 ①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学生~分。公证人~分。

 ②物品的质量这种面粉的~分挺好呀!

 身yuān 1.见"身毒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