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身后识方干

比喻一个人才,生前无人赏识,死后才被重视。

身后识方干

读音(发音): shēn hòu shí fāng gān

详细解释(意思):比喻一个人才,生前无人赏识,死后才被重视。

出处(典故): 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放眼古今多少恨,可怜识后识方干。”

示例:

第五个字为"干"的成语

成语"身后识方干"逐字解释

"身"字解释:身〈名〉

 (象形。象人之形。本义身躯的总称)

 同本义 

 身,躬也。象人之形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。

 必有寝礼,长一身有半。--《论语·乡党》

 人自项以下,踵以上,总谓之身。颈以下,股以上,亦谓之身。--王述之《经义述闻》

 人百其身。--《诗·秦风·黄鸟》

 身也者,亲之枝也。--《礼记·哀公问》

 身也者,父母之遗体也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

 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
 身首离兮心不惩。--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
 粉骨碎身浑不怕,要留青白在人间。--明·于谦《石灰吟》

 项伯亦拔剑起舞,常以

 身shēn

 ⒈人或动物的躯体~体。~躯。人~子。半~像。〈引〉物的主体部分车~。床~。树~∮~。

 ⒉自己,亲自自~。亲~。以~作则。~体力行。~教重于言教。

 ⒊生命舍~救人。以~殉职。

 ⒋指人的地位~份。~败名裂。

 ⒌怀孕~孕。她有了~子。

 ⒍套(指衣服)他穿了一~新衣裳。

 ⒎

 ⒏

 ⒐

 ①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学生~分。公证人~分。

 ②物品的质量这种面粉的~分挺好呀!

 身yuān 1.见"身毒"。
"后"字解释:后 

 (会意。象人之形,施令以告四方,古之,从一口,发号者君后也。按从坐人,从口,与君同意。本义君主,帝王)

 同本义 

 后,继君体也。--《说文》

 班瑞于群后。--《书·舜典》

 允王维后。--《诗·周颂·时迈》

 后王命冢宰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

 昔我先世后稷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
 皇皇后帝。--《左传·文公二年》

 夏后皋之墓也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

 又如后王(君王;天子);后帝(天帝;上帝);后夷(上古有穷国的国君);后辟(君主;帝王)

 帝王的妻子 

 天子之妃曰后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
 帝嫡妃曰

 后(後)hòu

 ⒈跟"前"、"先"相对。

 ①指位置~院。~方。屋~。

 ②指时间。晚些的,未到的日~。~天。~来居上。

 ③指次序最~三排。~五名。

 ①军事上指担任军需供给、医疗、运输等任务。

 ②泛指总务工作。

 ⒉后代,子孙~生可畏。她无~。

 ⒊君王的妻子皇~。

 ⒋上古时称君王夏~。

 后xiàng 1.项。参见"后?"。
"识"字解释:识 

 (形声。从言。戠声。善于言谈,表示有知识,故从言。本义知道;懂得)

 同本义 

 譺,知也。--《说文》

 君子是识。--《诗·大雅·瞻卬》。笺知也。”

 壹宥曰不识。--《周礼·司刺》

 草荣识节和,木衰知风厉。--陶潜《桃花源诗》

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,识众寡之用者胜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
 不识有诸?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苟有险,余必下推车,子岂识之?--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

 使汝不识诗书,或未必艰贞若是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
 又如识味(知味);识空便(知趣;识相);识道(知圣道);识义(知义

 识(譺)shí

 ⒈知道,认得,能辨别~字。认~。~别。~途老马。

 ⒉学问,应知的,所知道的学~。知~。常~。有~之士。

 ⒊见解,辨别是非的能力见~。远见卓~。

 ⒋

 识(譺)zhì

 ⒈记住,做记号,也指记号、标志博闻强~。表~。款~。
"方"字解释:方〈动〉

 (象形。下从舟省,而上有竝头之象。故知并船为本义。本义并行的两船;泛指并列;并行)

 同本义 

 方,併船也。象两舟总头形。--《说文》

 大夫方舟。--《尔雅》。李注竝两船曰方舟。”

 方舟而济于河。--《庄子·山木》

 不足方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》。注犹併也。”

 方舟设泭。--《国语·齐语》

 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。--《诗·周南·汉广》

 操军方连战舰,首尾相接。--《资治通鉴》

 蜀汉之粟,方船而下。--《史记·郦食其列传》

 又如方轨(两车并排行驶);方轩(并排的窗户)

 等同;相当 

 方 fāng

 ⒈四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或每个面都是直角四边形的六面体正~形。长~形。立~体。

 ⒉正直~正。志行忠~(志行志向和行为)。

 ⒊位置,地位上~。西北~。

 ⒋一边或一面后~。静观对~。志在四~。〈引〉一个区域或地带地~。~言。~内安宁。

 ⒌法子,办法~法。教子有~。〈引〉处方,药方开个~子。按~拣药。

 ⒍副词。正,正在,正当~兴未艾。来日~长。

 ⒎副词。刚,才~才到达。事后~知。

 ⒏

 【方针】引导事业前进的指针。

 ⒐

 【方略】计划和策略。

 ⒑

 【方案】具体规划,实施办法或规定。

 ⒒

 【方向】

 ①东西南北等区域的划分。

 ②目标做事要看清~向。

 ⒓一个数目的自乘平~(本数乘本数)。立~(本数乘本数乘本数)。

 ⒔量词。

 ①计量面积一~(一平方米)地板。

 ②计量体积一~(立方米)木材。五~沙子。

 ③计算方形的东西两~砚台。

 ⒕

 【方寸】一寸见方。〈喻〉人的心~寸乱矣。

 ⒖

 【方圆】周围~圆十里茂竹林。

 ⒗

 【方式】讲话、做事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生活~式。讲究~式方法。

 ⒘

 【方程】含有未知数的等式。

 方fáng 1.通"房"。谷物初生尚未结实之谓。 2.通"防"。防御。

 方páng 1.通"旁"。广大;广博。 2.指遍及。 3.见"方羊"。 4.见"方皇"。

 方wǎng 1.见"方良"。

 方fēng 1.响度级单位。用方表示的声音的响度级,数值上等于根据人耳判断为等响的1000赫纯音的声压级的分贝数。
"干"字解释:干〈名〉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叉子一类的猎具、武器,本是用于进攻的,后来用于防御。本义盾牌)

 同本义 

 盾,自关而东或谓之干。--《方言》九

 朱干玉戚以舞大武。--《礼记·祭统》。注朱干,赤盾。”

 司干。--《周礼·春官·序官》

 礼义以为干橹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。注干橹,小榡大榡也。”

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。--《礼记·檀弓下》

 乃修教三年,执干戚舞,有苗乃服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又如∶干羽(盾牌和雉羽,供乐舞之用);干革(干即盾;革即甲胄类。泛指兵器);干橹(小盾大盾);干戎(兵戎。通称兵器、军队)

 岸;水畔

 干gān

 ⒈盾牌执~。~戈(泛指兵器)。

 ⒉冒犯,冲犯~法官。〈引〉冲哭声直上~云霄。

 ⒊牵连,涉及~连。不相~。

 ⒋强行过问,硬管~涉。~预。

 ⒌求取,追求~求。

 ⒍ 岸,水边湖~。江~。

 ⒎

 ⒏

 ⒐

 ⒑

 ⒒

 。

 ⒓无水份或少水份的,跟"湿"相对~燥。~谷子。~麦草秆。

 ⒔水份少的食品饼~儿。豆腐~。

 ⒕尽净,枯竭,空虚~杯。~涸。外强中~。

 ⒖徒劳,白白地~坐。~等这么久。不要~着急。

 ⒗拜认的亲属关系~爸爸。~女。

 ⒘待慢,不理睬真没想到,他会~起我们。

 ⒙忿恨话,使对方难堪他~了我一顿。"乾"另见qián㈠。⒚

 干gàn

 ⒈主体,重要的部分树~。躯~。

 ⒉做,办,搞~事。说~就~。大~快上。

 ⒊有才能的,善于办事的~练。才~。

 ⒋

 ⒌干部(公务员)的简称~群关系。

 ⒍〈方〉坏,糟这事办~了。

 干hán 1.井垣,井栏。

 干gǎn 1.小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