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言不尽意

情意曲折深远,言语难以全部表达。常用于书信末尾,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。

言不尽意

读音(发音): yán bù jìn yì

详细解释(意思):情意曲折深远,言语难以全部表达。常用于书信末尾,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。

出处(典故): 《易·系辞上》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”

示例: 病中作词一阙,调寄《菩萨蛮》,奉上文郎云杰翰座,谨望挽回春色。词不尽言,~。★元·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三折

成语"言不尽意"逐字解释

"言"字解释:言 

 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是舌”字,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。言”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。从言”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。本义说,说话)

 同本义 

 直言曰言,论难曰语。--《说文》

 志以发言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

 志以定言。--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

 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
 言,心声也。--《法言·问神》

 言,口之利也。--《墨子经》

 言者所以在意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
 具言所闻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趋机而言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言讫不见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

 言yán

 ⒈话语~。诺~。有~在先。~而有信。

 ⒉讲,说~语。~行一致。身教重于~教。

 ⒊汉语中的一个字,也指一句话五~绝句。七~乐府。一~为定。

 ⒋文言中的动词词头(无义)驾~出游(驾驾车)。

 言yàn 1.诉讼。 2.通"唁"。慰问。

 言yín 1.参见"言言"。
"不"字解释:不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常棣之花,鄂不韡。”郑笺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锲

 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

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 

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老妇不闻也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被驱不异犬与鸡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
 后遂不复至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不会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朴。意指社会风气衰落、败坏);不勾(不消;不够;不到);不才(没有才能。自称的谦词;不成才);不才之
"尽"字解释:尽〈副〉

 (尽为儘”和眒”的简化字)

 尽量,尽可能 

 意思同最”,用在方位词的前面 

 老是;总 

 

 尽 〈动〉

 表示以某个范围为界限,不得超过 

 让先 

 任凭,纵使 

 惟有落红不禁,尽教飞舞出宫墙。╠

 尽(俠、儘)jǐn

 ⒈力所能及的限度~力。~量。

 ⒉放在最先住房先~着分给教师。

 ⒊任凭~你挑选。

 ⒋极,最~前头。~下面。~先考虑。

 ⒌老是,只管这几天~是晴天。

 ⒍

 ①纵然,即使~管如此。

 ②只管,不必考虑的你~管放心。

 尽(眒)jìn

 ⒈完无穷无~。取之不~。

 ⒉全部用出,竭力做到~心竭力。~力而为。~职~责。~情欢唱。各~所能。

 ⒊达到顶点已到~头。~善~美。

 ⒋都,全部~人皆知。满城~带黄金甲。

 ⒌

 ⒍见jǐn。
"意"字解释:意 

 (会意。从心从音。本义心志。心意)

 同本义 

 意,志也。--《说文》

 心之所谓意。--《春秋繁露·循天之道》

 今者项庄拔剑舞,其意常在沛公也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通其意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
 中有真意。--晋·陶渊明《饮酒》

 不快我意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无意则已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 蔡伦立意造纸。--《齐民要术》

 醉翁之意不在酒。--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
 其意深长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
 又如文章大意;词不达意。亦指念头,想法。如意投道合(心意投

 意yì

 ⒈心思心~。用~。

 ⒉心愿满~。愿~。

 ⒊料想~想。~外。~图。出其不~。出乎~料。

 ⒋情味~味。春~。酒~。

 ⒌见解~见。立~。同~。

 ⒍义理言简~赅。

 ⒎志气,气概~志。~气。

 ⒏怀疑人有亡鈇者,~其邻之子(鈇斧子)。殪yì〈古〉射死,泛指死。

 意yī 1.叹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