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口衔天宪

比喻说话就是法律,可以决定人的生死。同口含天宪”。

口衔天宪

读音(发音): kǒu xián tiān xiàn

详细解释(意思):比喻说话就是法律,可以决定人的生死。同口含天宪”。

出处(典故):

示例:

口衔天宪成语接龙

第二个字为"衔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宪"的成语

成语"口衔天宪"逐字解释

"口"字解释:口〈名〉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口形。本义口腔器官,嘴)

 同本义。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

 口,人所以言食也。--《说文》

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
 口之为言达也。--《春秋·元命苞》

 口者心之门户。--《鬼谷子·捭阖》

 勺饮不入口七日。--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

 下有蟾蜍,张口承之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 卖炭得钱何所营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--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
 又如口腹(指饮食);口分(口福);口滑(指吃东西失去控制;说话不谨慎);口辅(面颊。辅颊);口眼弗闭(放心不下;死不瞑目);口里摆菜碟儿(比喻嘴

 口kǒu

 ⒈嘴,人与动物进食的器官,也是某些动物或高等动物发声器官的一部分张~。~燥唇干。

 ⒉说话~音。~若悬河。

 ⒊容器通外面的部分杯~。花瓶~。坛子~。

 ⒋出入通过的地方道~。门~儿。街~儿。关~。长江~。

 ⒌特指我国长城的某些关口~北。喜峰~。

 ⒍破裂的地方裂~。伤~儿。上衣破了个~子。

 ⒎锋刃刀~。

 ⒏骡、马等的年龄(因可由牙齿的多少及磨损程度看出来)这匹马是五岁~。

 ⒐中医诊脉,将离手掌后一寸的手腕经脉处叫"寸口",简称"寸"或"口"。

 ⒑量词

 ①指人一家三~。

 ②指牲畜几个牲~。两~猪。

 ③指器物两~井。四~刀。

 ⒒

 ⒓

 ⒔

 ①从语气间表露出来的感情意思嘲讽的~吻。

 ②某些动物(如鱼、狗等)突出的嘴、鼻部分。

 ⒕

 ①说话的气势好大的~气。

 ②指言外之意,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意思听她的~气。

 ③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教训人的~气。

 ⒖

 ①劝说、交涉或挑拨等的言词颇费~舌。

 ② 争吵或因谈话引起的纠纷。

 ⒗

 ①[~角]嘴边。

 ②[~角]吵嘴。

 ⒘
"衔"字解释:衔 

 口含 

 蟾蜍衔之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 又如燕子衔泥;衔环相报(衔环);衔刀(口中叼刀);衔土(口含泥土);衔口垫背(古代一种殓葬习俗给死人口含珠、玉或米。死尸褥下放钱)

 怀藏 

 衔之次骨。--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
 如衔恩(感恩);衔悔(怀有悔恨之心);衔匿(深藏在心里);衔恤(心怀忧伤);衔哀(心怀哀痛)

 奉接,接受 

 贾昌衔保家活命之恩,无从报效。--《醒世恒言》

 又如衔命(奉行命令)

 把两物互相接起来或缚住 

 且把粮车首尾衔,权做寨栅。--《水浒全传》

 包含,

 衔xián

 ⒈马嚼子勒紧~。

 ⒉用嘴含,包含,含有结草~环。~花。~远山。

 ⒊藏在心中,怀恨~悲。~恨。

 ⒋奉,接受~命。

 ⒌相接~接。

 ⒍职位,职称职~。头~。官~。军~。大使~。
"天"字解释:天〈名〉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。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(大),上面指出是人头,小篆变成一横。本义人的头顶)

 同本义 

 天,颠也。…颠者,人之顶也。以为凡高之称。--《说文解字注》

 又如天灵(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);天灵盖(头顶骨)

 古代的墨刑。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

 天,刑名。剠凿其额曰天。--《集韵》

 《其人天且劓。--《易·睽卦》。虞注黥额为天。”

 天空 

 天,至高无上。--《说文》

 天,气也。--《论衡·谈天》

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,帝断其首。--《神话四则·形天》

 天似穹庐。--《乐府诗集·杂

 天tiān

 ⒈高空~空。满~星。

 ⒉高处,顶部~线。~窗。~桥。~头(书页上头的空白部分)。

 ⒊最,极~好,就这么办。

 ⒋指自然界,生成的~然。~灾。~险。~生的。人定胜~。

 ⒌气象~气。~冷。~晴。

 ⒍时间,一昼夜,一段时间一~。今~。白~。过几~。

 ⒎季节,时节秋~。冷~。三伏~。

 ⒏迷信者所谓的"神、佛、仙人或他们的住地"~神、~意、~堂等都是虚构的、没有的。归~(又指死亡)。

 ⒐

 ⒑

 ①世界上。

 ②江山。

 ⒒

 ⒓

 ⒔

 ⒕

 ⒖

 ⒗

 ①单纯直率,不虚伪,无做作。

 ②用一般的、简单的事物去推断特殊的、复杂的事物想得~真。

 ⒘
"宪"字解释:宪 

 (会意。从心,从目,害省声。心、目并用。本义敏捷)

 同本义 

 宪,敏也。--《说文》

 博闻多能曰宪。--《周书·谥法》

 喜乐的样子 

 天之方难,无然宪宪。--《诗·大雅》

 又如宪宪(欣欣。喜悦的样子)

 宪 

 法令 

 布宪于国。--《管子·立政》

 宪,法也。--《尔雅》

 慎乃宪。--《书·益稷》

 万邦为宪。--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

 此君之宪令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

 发虑宪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
 又如宪票(拘提人犯或处理公务的指令);宪范(法式,典范)

 宪法的略称 

 宪(憲)xiàn

 ⒈法令~章。布~。

 ⒉效法,摹仿。

 ⒊指宪法立~。

 ⒋

 ⒌

 定其它法律的根据。

 宪xiǎn 1.明显。参见"宪宪"。 2.犹皇。旧时对先人的美称。参见"宪考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