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豺狼之吻

比喻残酷贪婪的官吏。

豺狼之吻

读音(发音): chái láng zhī wěn

详细解释(意思):比喻残酷贪婪的官吏。

出处(典故): 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注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,一夫有死,皆亮之罪。”

示例:

豺狼之吻成语接龙

第四个字为"吻"的成语

成语"豺狼之吻"逐字解释

"豺"字解释:豺 

 (形声。从豸),才声。从豸”,表示与野兽有关。本义野兽名。形似犬而残猛如狼,俗名豺狗) 同本义 

 豺,狼属,狗声。--《说文》。字亦作犲。

 豺,狗足。--《尔雅》

 豺似狗,白色,有爪牙。迅捷,善搏噬也。--《苍颉篇·解诂》

 豺则祭兽。--《吕氏春秋·季秋》。注似狗而长毛,其色黄。

 搏豺狼。--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

 曹公,豺虎也。--《资治通鉴》

 按,一种野犬,比狼小,毛色较黄,胆子也较狼小,有时夜间成群猎食,但多半是单独或成对出猎,主要吃腐肉或小动物(如家禽)

 豺 chái哺乳动物。像狼而小,贪食,残暴成性,常成群围攻家畜。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又作豺狗。

 【豺狗】见'豺'。

 【豺狼成性】(凶狠得)像豺和狼一样,已经习以成性。形容极其凶恶残暴。

 【豺狼当道】豺和狼横在道路中间。比喻坏人掌权得势。

 豺chái

 ⒈又叫"豺狗"。像狼但较狼小,耳比狼短而圆,毛赤褐色,尾巴黑色,性凶暴,常成群袭击其它野兽,有时侵害家畜。豺狗已少见,要保护,禁止猎杀。

 ⒉
"狼"字解释:狼〈名〉

 (形声。从犬,良声。本义狼)

 同本义 

 狼,似犬,锐头,白颊,高前广后。--《说文》

 并驱从两狼兮。--《诗·齐风·还》

 犬属的任何一种大型犬形哺乳动物,狡猾、贪婪,对牛、羊和猎兽造成极大损害,有时袭击人类,尤其在成群的时候。如狼卜(相传狼必先卜方向,然后觅食);狼卜食(传说狼觅食,

 先卜方向);狼子(狼崽子。比喻凶暴狠毒的人);狼毫(狼毛。或指用鼬鼠皮制成的毛笔);狼犬(狼和犬。亦称狼狗”。一种外形如狼的狗。性凶猛,嗅觉灵敏);狼牙(狼的牙齿);

 狼虎(狼与虎;比喻凶恶残暴的人)

 即倆人 

 狼láng

 ⒈野兽之一,形状像狗,但嘴较尖,耳朵直立,尾巴下垂。毛通常为黄褐色,两颊有白斑。性狡猾凶狠,昼伏夜出,捕食野生动物,有时伤害人、畜。狼的皮毛可做衣褥等。狼

 已稀少,禁止猎杀。

 ⒉[狼狈]

 ①疲惫,窘迫或尴尬的样子~狈不堪。

 ②相互勾结干坏事~狈为奸。

 ⒊[狼烟]〈古〉报警烧的烽火,传说用狼粪燃烧成烟。〈喻〉战乱或境外敌人进扰。

 ⒋[狼藉]也作[狼籍]。坏,杂乱,乱七八糟声名~藉。杯盘~藉。

 狼lǎng 1.见"狼犺"。

 狼làng 1.地名用字。 2.见"狼汤渠"。
"之"字解释:之 

 (会意。象苃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出,生出,滋长)

 同本义 

 之,出也。象苃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--《说文》

 如语焉而未之然。--《礼记》。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。未之者,未出也。”

 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 

 之,适也。--《广雅》

 自伯之东。--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
 之沛公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之虚所卖之。(虚”同墟”)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
 佯狂不知所之者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吾欲之南海,何如?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
 又如之如(前往);之往(去;

 之zhī

 ⒈到,往由京~川。不知所~。

 ⒉代词。代替人或物爱~重~。取~不尽,用~不竭。

 ⒊代词。这,此,或虚指~子于归(这个女子出嫁)。久而久~。

 ⒋在形容词、名词等之后,跟"的"相当。〈表〉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~家。四分~三。两年~后。羔羊~皮。中国~富强。人民~英勇。

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,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。

 ⒍文言虚词~乎者也矣焉哉。
"吻"字解释:吻 

 (形声。从口,勿声。本义嘴唇)

 同本义 

 吻,唇两角头边也。--《华严经音义》

 黄吻澜漫赤。--左思《娇女诗》

 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。--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
 又如接吻;亲吻

 嘴;口 

 使人之吻助己言谈。--《墨子·尚同中》

 又如吻舌(吻唇。口和舌);吻吮(用口吹奏);吻流(利口之辈);吻创(口疮);吻翰(口与笔);吻噤(闭口);吻儒(善谑利口的儒生)

 语气;口气 

 指鸱吻。古建筑屋脊两端的装饰物 

 其制设吻者为殿,无吻者不为殿矣。--宋

 吻(脗)wěn

 ⒈嘴唇接~。

 ⒉用嘴唇接触〈表〉喜爱~ ~孩子的脸。

 ⒊某些动物头端的突出部分或口器。

 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