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积毁销金

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。同积毁销骨”。

积毁销金

读音(发音): jī huǐ xiāo jīn

详细解释(意思):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。同积毁销骨”。

出处(典故): 《文选·江淹〈诣建平王上书〉》下官闻积毁销金,积谗磨骨,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,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。”吕向注言毁谗之深,能销磨金石之坚。”

示例: 人生实难,逢此织罗。~,沉忧作歌。★唐·李白《雪谗诗赠友人》

成语"积毁销金"逐字解释

"积"字解释:积 

 (形声。从禾,责声。从禾”,表示与农作物有关。本义堆积谷物)

 同本义 

 积,聚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禾谷之聚曰积。

 令野修道委积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。注少曰委,多曰积。”

 掌邦之委积。--《周礼·遗人》。疏三十里言委,五十里言积。”

 故人主积其食,守其用。--《盐铁论·错币》

 又如积谷(存积米谷以备灾荒);积居(聚积;囤积);积仓(贮存谷物的粮仓)

 累积;堆叠 

 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。(积土成为高山,风雨就能从山里兴起,即指积土成山能使气侯发生变化而兴风作雨。兴,起,产生。焉,于是,

 积(積)jī

 ⒈堆积谷物农收~场。〈引〉堆积,聚集~肥。~少致巨。日~月累。~土而为山,~水而为海。

 ⒉长时期造成的~习。~弊。~不相能(能亲善)。~重难返(返回头)。

 ⒊停滞~食。

 ⒋算数乘法的得数乘~。

 ⒌

 ①正面的,进步的~极因素。~极分子。

 ②进取的,努力的~极争取。~极工作。
"毁"字解释:毁〈动〉

 (形声。从土”,表示与瓦器有关。本义瓦器缺损)

 毁坏;破坏 

 毁山一毛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
 毁于椟中。--《论语·季氏》

 毁其外门。

 毁其盆。--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
 毁,缺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缺者,器破也,因为凡破之称。”

 毁,坏也。--《小尔雅·广言》

 不敢毁伤。--《孝经·开宗明义》

 兑为毁折。--《易·说卦传》

 毁泉台。--《春秋·文公十六年》

 毁信废忠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

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形如?”--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

 毁人之国,而非久也。--《孙子·谋

 毁(

 ⒈爏、

 ⒊譭)huǐ

 ⒈烧掉焚~。烧~。

 ⒉破坏,糟蹋~坏。撕~。勿~公物。~人之国。~齿(儿童换齿)。

 ⒊诽谤,说人坏话,跟"誉"相对~谤。诋~∶面誉人者,亦好背而~之(面誉人当面说人好话)

 ⒋

 毁huì 1.龀。参见"毁齿"﹑"毁龀"。
"销"字解释:销 

 (形声。从金,肖声。本义熔化金属)

 同本义 

 销,铄金也。--《说文》

 销车以斗七命。--《淮南子·泛论》

 收天下兵,聚之咸阳,销以为钟鑜。--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
 销锋镐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
 今出黄金银物百五十种,千八百余斤,销冶以供军用。--《三国志·魏志》

 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。--《论衡·谈天》

 又如销冶(熔炼,熔铸,熔冶);销炼(熔化冶炼);销钱(熔化钱币)

 溶化;消融 

 雪霜顿销释,土脉膏且黏。--唐·韩愈《苦寒》

 一天大事,竟如此瓦解冰销。--《官场现形记》

 通消”。清失;消除;

 销xiāo

 ⒈熔化金属,泛指熔化~金。~炼。

 ⒉除去,解除~假。撤~。

 ⒊售,出卖供~。推~。畅~。

 ⒋消费开~。

 ⒌通"消"。消失,消灭~声匿迹。

 ⒍

 ⒎将销子推上把窗子~好。

 ⒏
"金"字解释:金〈名〉

 (会意。金文字形。从人(表示覆盖),从土,从二。从土”,表示藏在地下;从二”,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。本义金属)

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

 金,五色金也。黄为之长。久埋不生衣,百錬不轻,从革不违,西方之行,生于土,从土左右。注象金在土中形。--《说文》

 西南之美者,有华山之金石焉。--《尔雅·释地》

 系于金柅。--《易·妒》

 惟金三品。--《书·禹贡》。注铜三色也。”

 项掣金锁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 又如五金(指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锡,泛指金属);白金(铂的通称;古代指银子);金背(镜子);金钥(门销或金属门

 金jīn

 ⒈金属元素之一。符号au。通称"金子",黄赤色,质软,延伸性强,它是一种贵重金属。可做硬币、日常生活用品、装饰品等。

 ⒉金属的通称五~∠~。

 ⒊钱现~。奖~。基~。

 ⒋〈喻〉尊重,尊贵~言。

 ⒌〈喻〉坚固~石之交。固若~汤。

 ⒍打击乐器~鼓齐鸣。

 金jìn 1.一说通"唫"。参见"金舌弊口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