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凿楹纳书

指藏守书籍以传久远。

凿楹纳书

读音(发音): záo yíng nà shū

详细解释(意思):指藏守书籍以传久远。

出处(典故): 《晏子春秋·杂下三十》晏子病,将死,凿楹纳书焉。谓其妻曰‘楹语也,子壮而示之。’”

示例:

第二个字为"楹"的成语

成语"凿楹纳书"逐字解释

"凿"字解释:凿 

 (形声。从金,鑿省声。从金,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。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)

 同本义 

 凿,穿木也。--《说文》

 重木刊凿之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

 皆是水凿之穴。(凿,这里是冲刷的意思。)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 又如凿巾(在覆盖死者脸部的巾上,正对口部的位置,剪开一通孔);凿穴(开造洞穴)

 挖掘;开凿 

 凿地为坎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水凿之穴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 水凿之处。

 千锤万凿出深山。--明·于谦《石灰吟》

 又如凿溉(开渠灌溉);凿龙(开凿龙门。指大禹治水,凿龙门以导

 凿(鑿)záo

 ⒈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钢~子。

 ⒉打孔,挖通~个洞。~渠引水。

 ⒊确实证据确~。

 ⒋〈古〉器物上的孔(榫眼、榫卯)圆~方枘(枘榫头。〈喻〉不相投合)。

 凿zào 1.(今读záo)榫眼。 2.隧道。

 凿zuò 1.鲜明貌。 2.确实。 3.通"糳"。舂成精米。 4.指精米。

 凿zú 1.镌刻;雕镂。 2.通"镞"。箭头。
"楹"字解释:楹 

 (形声。从木,盈声。本义厅堂前部的柱子)

 同本义 

 楹,柱也。--《说文》

 旅楹有闲。--《诗·商颂·殷武》

 刮楹达乡。--《礼记·明堂位》

 丹桓宫楹。--《春秋·庄公二十三年》

 又如楹柱(厅堂前部的柱子)

 量词。计算房屋多少的单位,一列为一楹 

 楹yíng

 ⒈厅堂前部的柱子~联(柱子上的对联)。

 ⒉量词。旧时把一间房屋叫一楹有屋四~。
"纳"字解释:纳 

 (形声。从糸,内声。本义丝被水浸湿)

 同本义 

 纳,丝湿纳纳也。--《说文》

 衣纳纳而掩露。--刘向《九叹·逢纷》

 又如纳纳(潮湿的样子)

 收藏;收入 

 察纳雅言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又如采纳;容纳;藏垢纳污(包藏容纳污秽之物。比喻包容坏人坏事)

 纳”假借为接纳”;接受 

 几以不纳死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
 遂开门纳众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 诬守纳己赇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
 纳钱案上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又如纳质(接受质证;接受质询);纳采(

 纳nà

 ⒈收进,接收~入。接~。吐故~新。

 ⒉接受采~。

 ⒊缴付~税。~公粮。

 ⒋享受~凉。~福。

 ⒌缝补~鞋底。补补~ ~。

 ⒍

 ⒎

 ⒏
"书"字解释:书 

 (形声。从聿,者声。聿,即笔。隶书省者”成曰”。《说文》书,箸也。”箸(著)即显明∠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,者、箸”音近,故者”有表意作用。本义书

 写,记录,记载)

 同本义 

 書,著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。”

 五曰六书。--《周礼·保氏》

 作书。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,中古以漆画于帛,后世以墨写于纸。--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
 易之以书契。--《易·系辞》

 书者,以笔画记之辞。--《尚书序》疏

 子张书诸绅。--《论语·卫灵公》

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”,置人所罾鱼

 书(書)shū

 ⒈写,记载~写。奋笔疾~。大~特~。

 ⒉文字读其~。读~破万卷。

 ⒊信家~。来~已收。

 ⒋文件证~。决心~。倡议~。

 ⒌装订成册的著作~籍。著~立说。

 ⒍字体楷~。行~。草~。

 ⒎《尚书》的简称。

 ⒏称某些曲艺说~。鼓~。

 ⒐

 ①汉字的书写法则。

 ②汉字的书写艺术,也省称"书"~画展览。

 ⒑ 

 ⒒

 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