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倚官挟势

倚仗官府的权势。

倚官挟势

读音(发音): yǐ guān xié shì

详细解释(意思):倚仗官府的权势。

出处(典故): 元·关汉卿《玉镜台》第三折你说领着省事,掌着军权,居着高位,又道会亲处倚官挟势。”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四折从公道,依正理,怎做得倚官挟势。”

示例: 打一棍时问一句,~要欺人。★《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·包龙图陈州粜米记》

第三个字为"挟"的成语

成语"倚官挟势"逐字解释

"倚"字解释:倚 

 (形声。从人,奇声。本义斜靠着)

 同本义 

 倚,依也。--《说文》

 参天两地而倚数。--《易·说卦》

 倚柱而笑。--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
 倚于郎门。--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

 故曰祸兮福之所倚。--《韩非子·解老》

 荡倚冲冒。--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
 右臂挂念珠倚之--珠可历历数也。--明·魏学《核舟记》

 倚一横木。

 奔倚其下。--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
 又如倚望(父母倚门望子);倚身(把身体靠在某一物体上);倚门(靠着门)

 依靠;依赖 

 祸兮福之所倚。--《老子》

 又如倚负(依附;

 倚yǐ

 ⒈靠着~墙。~门。~树。

 ⒉凭借,仗持~赖。~官仗势。~老卖老。

 ⒊偏斜中立而不~。

 倚jī 1.怪僻而不偶于俗。参见"倚人"。 2.独,单个。参见"倚轮"。
"官"字解释:官〈名〉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宀”, 以冖覆众,则有治众的意思。本义官吏,官员)

 同本义 

 官,吏事君也。--《说文》

 有虞氏官五十,夏后氏官百,殷二百,周三百。--《礼记·明堂位》

 任官然后爵之。--《礼记·王制》

 在官言官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
 官师一庙。--《礼记·祭法》。注官师中士、下士也。”

 举不失选,官不易方。--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

 公一女,嫁为畿辅某官某妻。--明·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
 此物故非西产,有华阴令欲媚上官,以一头进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官guān

 ⒈政府机关或军队里担任职务并有一定级别的人员,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~吏。军~。外交~。又泛指有一定级别的行政领导当~不贪,长治久安。不能当~做老

 爷。

 ⒉属于国家的或政府的~粮。~兵。~办之事。

 ⒊

 ⒋

 ⒌

 ①旧指通行广大地区的普通话,特指北京话。

 ②推托,不负责任的话(也叫"打官腔")拿~话吓人。

 ⒍

 ①旧称官吏或政府。

 ②诉讼打~司。吃~司。

 ③〈喻〉用文字进行论争笔墨~司。
"挟"字解释:挟 

 (形声。从手,夹声。本义用胳膊夹住)

 同本义 

 挟,俾持也。--《说文》

 挟其枪。刈耨鑮。--《国语·齐语》

 右掖曰挟。--《管子·小匡》注

 挟经秉枹。--《国语·吴语》

 何冯弓挟矢。--《楚辞·天问》

 左挟弹,右摄丸。--《战国策》

 挟太山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骑马挟矢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操刀挟盾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 挟匕首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
 又如腋下挟着一本书;挟枪;挟弓;挟尺

 挟制 

 今有奸雄曹操,挟寡人行势,当识也。--《

 挟(挾)xié

 ⒈用胳膊夹住。

 ⒉携同~带。

 ⒊凭借权势或抓住对方弱点,强迫人服从~制。要~。

 ⒋怀着,藏着~怨。~不信之心。

 挟jiā 1.同"夹"。夹取;夹住。 2.通"浃"。通达;和洽;周遍。 3.通"梜"。筷子。
"势"字解释:势 

 (形声。从力,埶声。本义权力;权势)

 同本义 

 富者得势益彰,失势则客无所之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

 有势家朱丹其门,闻瑞至,黝之。--《明史·海瑞传》

 又如势家(有权势的豪家大族);失势(失去权势);权势(权柄和势力);势子(趋炎附势的人);势利(权势和利益);势任(掌握权势的重要职位);势利场(争权夺利的地方)

 力量;威力 

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,其势弱于秦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
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,鼎足之形成矣。--《资治通鉴》

 又如声势(声威和气势);势耀(势力

 势(勢)shì

 ⒈力量,权力,威力~力。有权有~。人多~众。

 ⒉力量的趋向~头。趋~。来~凶猛。

 ⒊自然界的情况、样子地~。山~。

 ⒋政治、军事、社会等方面的情况时~。局~。大~所趋。~均力敌。~在必行。

 ⒌姿态,动作姿~。手~。装腔作~。

 ⒍男人或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去~。割其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