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犬兔俱毙

比喻双方同归于尽。

犬兔俱毙

读音(发音): quān tù jǜ bì

详细解释(意思):比喻双方同归于尽。

出处(典故): 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韩子卢者,天下之疾犬也;东郭逡者,海内之狡兔也~子卢逐东郭逡,环山者三,腾山者五,兔极于前,犬废于后,犬兔俱罢,各死其处。田父见之,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。”

示例:

犬兔俱毙成语接龙

成语"犬兔俱毙"逐字解释

"犬"字解释:犬〈名〉

 (象形。犬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狗)

 同本义。古时特指大狗,后来犬、狗通名 

 犬,狗之有县蹏者也。象形。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。--《说文》

 效犬者,左牵之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。疏大者为犬,小者为狗。”

 食麻与犬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
 时则有犬祸。--《洪范五行传》

 犬坐于前。--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
 又如牧羊犬;猎犬;警犬;玩赏犬;挽曳犬;皮肉用犬;犬羊(狗和羊);犬马(狗和马);犬人(官名。周礼秋官之属。掌理犬牲的官员);犬服(古代车上用犬皮制成的兵器袋)

 旧时常用为自谦或鄙斥他人之词 

 犬quǎn

 ⒈狗。

 ⒉
"兔"字解释:兔 

 (象形。象踞后其尾形。本义哺乳类动物,通称兔子)

 同本义 

 兔,兽名。象踞后其尾形。--《说文》。其兽前足短后足长,俗字作菟。

 兔舐毫而孕,及其生子,从口而出也。--《论衡·奇怪》

 肃肃兔羋。--《诗·召南·兔置》

 兔曰明视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
 兔走触株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冀复得兔。

 兔不可复得。

 雄兔脚扑朔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
 雌兔眼迷离。

 双兔傍地走。

 头部略像鼠,耳大,上唇中间分裂,尾短而向上翘,前肢比后肢短。善于跳跃,跑得很快。如兔走乌飞(玉兔走,金乌飞。指日月的消长);兔角(

 兔(兎)tù兔子(兔儿),哺乳动物。耳长,尾巴短,上唇中间分裂,后肢较长,善跳跃,跑得快。肉可吃,毛供纺织,毛皮可做衣物养~致富。

 兔chān 1.辰星的别名。
"俱"字解释:俱 

 (形声。从人,具声。本义走在一起,在一起)

 同本义 

 俱,皆也。--《说文》

 而仪与之俱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。注偕也。”

 道可载而与之俱也。--《庄子·天运》

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百余人俱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与李陵俱。

 处与之俱。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
 使与书俱。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
 等同 

 所谓后者应不俱也。--《素问·三部九侯论》。注犹同也。”

 伊尹、箕子才俱也,伊尹为相,箕子为奴。--《论衡》

 俱

 俱jù

 ⒈全,都~黑。~在。百废~兴。

 ⒉在一起行则与~,止则相对。

 ⒊

 俱jū 1.姓。晋有俱石公,唐有俱文珍。见《晋书.石勒载记》﹑《旧唐书.宦官传》。
"毙"字解释:毙 

 (形声。从死,敝声。在先秦古书中的獘,在流传中往往被改成斃。本义仆倒;倒下去)

 同本义 

 郑人击简子中肩,毙于车中。--《左传·哀公二年》

 多行不义必自斃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
 射其右,斃于车中。--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

 又如毙死(仆倒而死);毙踣(倒毙)

 垮台,失败 

 多行不义,必自毙。--《左传》

 引申为死 

 与犬,犬斃;与小臣,小臣亦斃。--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

 及扑入手,已股落腹裂,斯须就毙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又如毙命;毙伤

 

 毙 bì

 ①因病或受伤而倒下郑人击简子中肩,~于车中。(《左传·哀公二年》)

 ②死(用于人时含贬义)~命。

 ③枪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