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闭门不纳

纳入,进来。关上门不让人进来。

闭门不纳

读音(发音): bì mén bù nà

详细解释(意思):纳入,进来。关上门不让人进来。

出处(典故): 明·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卷十四欲入城则闭门不纳,将入山则又与贼遇。”

示例: ~的鲁男子。★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一回

成语"闭门不纳"逐字解释

"闭"字解释:闭 

 (会意。从门,从才。才”是用来闭门的东西。本义关门,把门合闭起来)

 同本义 

 闭,阖门也。--《说文》

 门常闭。--《墨子号令》

 先王以至,日闭关。--《易·象传》

 坚闭门而不出。--《庄子·天运》

 门已闭矣。--《左传·哀公十五年》

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,出门合辙,盖言其法之同也。--《礼记·中庸》

 又如闭扫(即闭门欲扫。指闭门谢客);闭影(关门不与外界往来)

 泛指闭合,合拢 

 愿陈子闭口,毋复言。--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

 又如闭目;闭嘴;闭合电路;闭口结舌;闭卷(答题时不能查阅有关资

 闭 bì

 ①关;合~嘴、~眼。

 ②堵住;阻塞不通~气、交通~塞。

 ③停止;结束~幕、~会。

 ④姓。

 【闭关锁国】闭关自守,不跟外国往来。

 【闭关自守】关闭关口,不跟外人往来。也比喻与外界隔绝,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

 【闭管式循环】血液始终在心脏和血管内按一定方向流动的循环方式。

 【闭果】干果的一类。果实成熟时,果皮失水干燥,但不开裂。瘦果、坚果、翅果等都属闭果。

 【闭合电路】电荷通过的整个电路。即从电源正极出发,经内、外电路又回到电源的正极的路径。又称全电路。

 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】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,跟内、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。

 【闭合环流】大气运动在地面与高空形成的一个个闭合的大气活动中心。在海平面气压图上表现为永久性和半永久性活动中心,对流层中、上层则以西风环流为主要特点。

 【闭合系统】与外界有热和功交换而无质量交换的系统。

 【闭路电视】一种图像通信系统。其信号从源点只传给预先安排好的与源点相通的特定电视机。广泛用于大量不同类型的监视工作、教育、电视会议等。

 【闭门羹】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。也指找人时无人在家昨晚去找他,吃了个~。

 【闭门思过】关着门独自反省自己的过错。

 【闭门造车】关上门造车。比喻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,脱离实际。

 【闭目塞听】闭上眼睛,堵住耳朵。比喻与外界隔绝,脱离现实。

 【闭壳肌】双壳纲软体动物位于左右两贝壳内面的肌肉柱。前后各一。收缩时使两壳紧闭,断续收缩时可控制壳内水的出入。

 【闭音节】以辅音收尾的音节。如英语的at、and等。

 【闭月羞花】见【羞花闭月】。
"门"字解释:门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门形。门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双扇门,门)

 同本义 

 閠,闻也。从二户相对,象形。按,一扇曰户,两扇曰门。又,在堂室曰户,在宅区域曰门。

 五祀,门以闭藏自固也。--《白虎通》

 门常闭。--《墨子·号令》

 门虽设而常关。--陶渊明《归去来辞》

 又如门阑(门帘;门框);门钉(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);门楔(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);门吊儿(门上的搭钩);门坎(门槛)

 房屋、围墙、车船

 门(閠)mén

 ⒈建筑物的进出口,设在进出口能开关的装置,泛指进出口前~。城~。洞~。飞机~。

 ⒉形状或作用像门的炉~。球~。电~。

 ⒊诀窍,途径,方法窍~。入~。找~路。

 ⒋家,家族一~大小。双喜临~。灭~之祸。

 ⒌宗教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~。佛~。左道旁~(指不是正经的东西)。

 ⒍分类~类。分~别类。

 ⒎跟师傅有关的~徒。同~(师兄弟)。

 ⒏量词三~大炮。四~课程。

 ⒐
"不"字解释:不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常棣之花,鄂不韡。”郑笺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锲

 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

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 

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老妇不闻也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被驱不异犬与鸡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
 后遂不复至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不会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朴。意指社会风气衰落、败坏);不勾(不消;不够;不到);不才(没有才能。自称的谦词;不成才);不才之
"纳"字解释:纳 

 (形声。从糸,内声。本义丝被水浸湿)

 同本义 

 纳,丝湿纳纳也。--《说文》

 衣纳纳而掩露。--刘向《九叹·逢纷》

 又如纳纳(潮湿的样子)

 收藏;收入 

 察纳雅言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又如采纳;容纳;藏垢纳污(包藏容纳污秽之物。比喻包容坏人坏事)

 纳”假借为接纳”;接受 

 几以不纳死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
 遂开门纳众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 诬守纳己赇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
 纳钱案上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又如纳质(接受质证;接受质询);纳采(

 纳nà

 ⒈收进,接收~入。接~。吐故~新。

 ⒉接受采~。

 ⒊缴付~税。~公粮。

 ⒋享受~凉。~福。

 ⒌缝补~鞋底。补补~ ~。

 ⒍

 ⒎

 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