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东央西告

指到处恳求。

东央西告

读音(发音): dōng yāng xī gào

详细解释(意思):指到处恳求。

出处(典故): 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[李甲]口里虽如此说,心中割舍不下,依旧又往外边东央西告,只是夜里不进院门了。”

示例:

第二个字为"央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告"的成语

成语"东央西告"逐字解释

"东"字解释:东 

 (会意。从木,官溥说,从日在木中。本义东方,日出的方向)

 同本义 

 东,动也。--《说文》

 东方者,动方也,万物始动生也。--《白虎通·五行》

 东方木也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。按日所出也。从日在木中,会意。”

 东君,日也。--《广雅·释天》

 东邻。--《易·既济》。虞注震为东。”

 东方者,阳也。--《白虎通·情性》

 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。--宋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

 又如关东;旭日东升;东夏(指中国东部);东朝(东宫);东极(东方边远之处);东君(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);东坦(女婿);东裔(东
"央"字解释:央 

 (会意。小篆字形。从大,在冂之内。上像物体(冂),一个人(大)站在它的当中。本义中心)

 同本义 

 央,中央也。--《说文》

 宛在水中央。--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

 中央土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
 今人或入其央渎,窃其猪彘。--《荀子·正论》。注中渎也。”

 惜蕃华之未央。--《汉书·外戚传》。注犹未半也。”

 方六里,名之曰社,有邑焉,名之曰央。--《管子》

 又如央渎(出水沟)

 通殃”。灾祸 

 经设三命,君获其央。--汉《严詃碑》

 年寿未究,而遭祸央。--汉《故民吴仲山碑》

 央 

 远;久 

 央yāng

 ⒈中心,正中中~机构。

 ⒉恳求~求。~告。

 ⒊尽,完结夜未~。乐无~。

 央yīng 1.鲜明貌。
"西"字解释:西 

 (象形。据小篆字形,上面是鸟的省写,下象鸟巢形。西”是栖”的本字。本义鸟入巢息止)

 同本义 

 西,鸟在巢上,象形。--《说文》

 棹歌惊起乱西禽,女伴各归南浦。--《敦煌曲子词集》

 又如西迟(游息,流连。同栖迟)

 往西走;向西去 

 西通巴蜀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
 何时复西归。--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

 从小丘西行……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
 西出阳关无故人。--唐·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
 又如西上(向西去);西驾(皇帝的车驾西行);西夕(太阳西下而天黑)

 西 

 方位

 西xī

 ⒈方向,日落的一方,跟"东"相对~方。~部。由东到~。

 ⒉泛指欧、美~洋。~餐。~装。
"告"字解释:告〈动〉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的牛”,牛触人,角着横木,所以告人也。从口,从牛。本义报告,上报)

 同本义 

 告,牛触人。角着横木,所以告人也。--《说文》

 乃告太王王季文王。--《书·金滕》

 告公用圭。--《易·益》

 必告父母。--《诗·齐风·南山》

 以告于乡先生君子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》

 告,请也。--《尔雅·释言》

 敢以告于先君。--《吕氏春秋·赞能》

 敢敬告天子。--《书·康王之诰》

 予誓告汝。--《书·甘誓》

 诞告万方。--《书·汤诰》

 不告而娶。--《列子·杨朱》

 不效则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

 告gào

 ⒈用语言或文字让人知道~诉。~示。忠~(规劝)。通~。布~。

 ⒉检举别人,提起诉讼~发。控~。原~。被~。

 ⒊请求~饶。~假还乡。

 ⒋表明~辞。自~奋勇。

 ⒌宣布或表示事情状况~成。事已~终。抢险~急。前方~捷。

 告jū 1.审讯定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