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春诵夏弦

诵、弦古代学校里读诗,只口诵的叫诵”,用乐器配合的叫弦”。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◇泛指读书、学习。

春诵夏弦

读音(发音): chūn sòng xià xián

详细解释(意思):诵、弦古代学校里读诗,只口诵的叫诵”,用乐器配合的叫弦”。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◇泛指读书、学习。

出处(典故): 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春诵夏弦,大师诏之。”

示例: 入于门墙,如造阙里。~,载飏淑声。★唐·刘禹锡《许州文宣王新庙碑》

成语"春诵夏弦"逐字解释

"春"字解释:春 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草(木),草木春时生长;中间是屯”字,似草木破土而出,土上臃肿部分,即刚破土的胚芽形,表示春季万木生长;屯”亦兼作声符。小篆字形,隶变以后,

 除日”之外,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。本义春。四季的第一季)

 同本义 

 春,推也。从苃屯,从日,苃春时生也。会意,屯亦声…今隶作春字,亦作苮。--《说文》

 春为青阳,春为发生,春秋繁露。春者,天之和也。又春,喜气也,故生。--《尔雅·释天》

 春者何,岁之始也。--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

 为此春酒。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
 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--孟浩
"诵"字解释:诵 

 (形声。从言,甬声。本义背诵、朗读)

 同本义 

 诵,讽也。--《说文》。徐锴曰临文为诵。”

 兴道讽诵言语。--《周礼·大司乐》。注背文曰讽,以声节之曰诵。”

 春诵夏弦。--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

 宴居有师工之诵。--《国语·楚语》

 子路终身诵之。--《论语·子罕》

 十五弹箜篌,十六诵诗书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 坐大厦之下而诵《诗》《书》,无奔真诚之劳矣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 又如熟读成诵;过目成诵;背诵;诵经;记诵(默记和背诵);诵笃笃(叽叽咕咕,嘟嘟噜噜);诵咏(诵

 诵sòng

 ⒈背读,用抑扬高低的腔调念背~。朗~。

 ⒉述说,陈述~功。

 ⒊诗篇作~。

 ⒋〈古〉通"讼"。公开。
"夏"字解释:夏 

 (会意。据小篆字形,从页,从臼,从攵。页,人头。臼,两手,攵,两足∠起来象人形。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)

 同本义。也称华夏、诸夏 

 夏,中国之人也。--《说文》。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,中国在西北一小隅。故陈公子少西字夏,郑公孙夏字西。”

 泛指中国 

 蛮夷猾夏。--《书·舜典》。孔传夏,华夏。”

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。--《公羊传·成公十五年》。注诸夏外土诸侯也。谓之夏者,大总下上言之辞也。”

 此之谓夏声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。服注与诸夏同风。”

 东夏之命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。

 夏xià

 ⒈一年四季里的第二季~天。~种。

 ⒉中国的古称华~。

 ⒊朝代名。夏朝,约在公元前21世纪-公元前16世纪。第一代君主是禹。

 ⒋

 夏jiǎ 1.木名。亦作"槚"﹑"榎"。参见"夏楚"。
"弦"字解释:弦 

 (会意。左为弓”,右为丝”。弓弦是用丝做成的。本义弓弦)

 同本义 

 弦,弓弦也。从弓,象丝轸之形。--《说文》

 无待韦弦。--《文选·王文宪集序》

 故佩弦以自急。--《韩非子·观行》

 引弦而战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
 抚弦登陴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 又如弦箭(弦上之箭);弦栝(弓弦和箭末扣弦处)

 弓弩 

 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 

 弦而鼓之。--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篇》

 朝歌夜弦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

 弦(絣)xián

 ⒈弯弓上发箭的绳,一般用牛筋制成弓~。箭在~。

 ⒉半圆的月亮上~(初八、初九的月亮)。下~(农历廿二、廿三日的月亮)。

 ⒊数学名词

 ①直线与圆相交,夹在圆周以内的部分。

 ②直角三角形中对着直角的边。

 ⒋乐器上用于发音的丝线、铜线、钢线等。

 ⒌

 ⒍钟表等的发条换个表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