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冬箑夏裘

比喻不合时宜。

冬箑夏裘

读音(发音): dōng zhá xià qiú

详细解释(意思):比喻不合时宜。

出处(典故): 语出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知冬日之箑,夏日之裘,无用於己,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。”

示例:

第二个字为"箑"的成语

成语"冬箑夏裘"逐字解释

"冬"字解释:冬 

 (会意。表示时序终了,已进入寒冷季节。四季中的第四季,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)

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,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,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

 冬,四时尽也。--《说文》

 我有旨蓄,亦以御冬。--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
 无冬无夏。--《诗·陈风·宛丘》

 冬者,五谷成熟,物备礼成。--《后汉书·张纯传》

 又如冬暖夏凉;冬酿(冬季酿酒);冬温(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);冬计(寒冬的生计)

 冬月,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

 适冬(阴历十一月)之望日(十五日)前后,窗外疏梅筛月影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
 最后,

 冬 dōng.

 ①四季中的第四季,气候最冷严~。

 ②象声词。敲鼓或敲门声。

 ③姓。

 【冬不拉】哈萨克族民族弹拨乐器。琴腹为半梨形,琴杆细而长。指板上装有9至12个品位。张弦2根或4根,4度或5度定弦,音高不固定。音色清秀、优美,音量不太大。

 【冬草】见【冬虫夏草】。

 【冬虫夏草】参见【虫草】。

 【冬宫】世界著名宫殿。在列宁格勒。始建于18世纪,原为俄国沙皇的宫殿,1917年二月革命后成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。十月革命中遭阿芙乐尔巡洋舰炮击,并被工人、

 士兵占领。现辟为博物馆。

 【冬菇】见【香菇】。

 【冬瓜】葫芦科,一年生草本。茎上有卷须,叶大,开黄花,果实球形或长圆柱形,表面有毛和白色粉状物。是普通蔬菜。种子和皮可入药。原产我国南部和印度。又叫白瓜。

 【冬烘】迂腐浅薄~先生。

 【冬候鸟】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,春季飞到较冷的地区繁殖,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。如大雁就是我国的冬候鸟。

 【冬季风】因海陆差异,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,产生高气压,海洋上是低气压,故空气从大陆流向海洋,形成冬季风。在我国冬季经常出现从亚洲内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。

 【冬季牧场】可供牲畜冬季放养的森林带以下的草场。如我国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场。在北坡1700-2700米的地带有云杉林。森林带以下的草场为冬季牧场。

 【冬眠】动物处于休眠状态以渡过冬季不良环境。表现为不活动、体温下降、昏睡。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许多动物都有冬眠现象。又称冬蛰。

 【冬蛰】见【冬眠】。
"箑"字解释:箑shà扇子。
"夏"字解释:夏 

 (会意。据小篆字形,从页,从臼,从攵。页,人头。臼,两手,攵,两足∠起来象人形。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)

 同本义。也称华夏、诸夏 

 夏,中国之人也。--《说文》。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,中国在西北一小隅。故陈公子少西字夏,郑公孙夏字西。”

 泛指中国 

 蛮夷猾夏。--《书·舜典》。孔传夏,华夏。”

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。--《公羊传·成公十五年》。注诸夏外土诸侯也。谓之夏者,大总下上言之辞也。”

 此之谓夏声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。服注与诸夏同风。”

 东夏之命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。

 夏xià

 ⒈一年四季里的第二季~天。~种。

 ⒉中国的古称华~。

 ⒊朝代名。夏朝,约在公元前21世纪-公元前16世纪。第一代君主是禹。

 ⒋

 夏jiǎ 1.木名。亦作"槚"﹑"榎"。参见"夏楚"。
"裘"字解释:裘〈名〉

 (形声。从衣,求声。本义皮衣。古代求”、裘”同字)

 同本义 

 裘,皮衣也。--《说文》

 裘所以佐女功助温也。--《白虎通·衣裳》

 掌为大裘--《周礼·司裘》。注大裘,黑羔裘。”

 世以为裘者。--《淮南子·泛论》。注裘孤之属也。”

 良治之子,必学为裘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
 冬日麑裘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狐裘不暖。--唐·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
 裘葛之遗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 裘马过世家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又如裘马甚都(车马衣裘十分华美);裘膻(裘皮和膻气。代指清兵)

 裘qiú皮衣狐~。集腋成~(腋此处指狐狸腋下的皮。〈喻〉积少成多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