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轻裘缓带

轻暖的皮袍,宽松的衣带。形容态度从容镇定。

轻裘缓带

读音(发音): qīng qiú huǎn dài

详细解释(意思):轻暖的皮袍,宽松的衣带。形容态度从容镇定。

出处(典故): 《晋书·羊祜传》祜在军常轻裘缓带,身不披甲。”

示例: 乐和选十个彪形大汉,各带弓刀,自己~,骑着白马;到城门边,果然大开,昂然而入。★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二回

成语"轻裘缓带"逐字解释

"轻"字解释:轻 

 (形声。本义车名)

 轻车 

 轻,轻车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轻本车名,故字从车。引申为凡轻重之轻。”

 轻车之萃。谓驰敌致师之车也。--《周礼·车仆》

 使轻车锐骑冲雍门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 轻工业的简称 

 化学元素氢的旧译 

 轻 ?

 分量不大。与重”相对 

 轻重同。--《孟子》。注谓斤两。”

 权然后知轻重,度然后知长短。--《孟子》

 渭城朝雨浥轻尘。--唐·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
 又如轻单(

 轻(輕)qīng

 ⒈份量小,跟"重"相对这张桌子较~。~于鸿毛。

 ⒉数量少,程度浅工作~。~伤。

 ⒊用力小~放。~声。

 ⒋认为无所谓,不重要~敌。~视。

 ⒌随便,不庄重~易。~率。~佻。

 ⒍浅薄,便当~微。~便。~舟已过万重山。

 ⒎
"裘"字解释:裘〈名〉

 (形声。从衣,求声。本义皮衣。古代求”、裘”同字)

 同本义 

 裘,皮衣也。--《说文》

 裘所以佐女功助温也。--《白虎通·衣裳》

 掌为大裘--《周礼·司裘》。注大裘,黑羔裘。”

 世以为裘者。--《淮南子·泛论》。注裘孤之属也。”

 良治之子,必学为裘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
 冬日麑裘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狐裘不暖。--唐·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
 裘葛之遗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 裘马过世家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又如裘马甚都(车马衣裘十分华美);裘膻(裘皮和膻气。代指清兵)

 裘qiú皮衣狐~。集腋成~(腋此处指狐狸腋下的皮。〈喻〉积少成多)。
"缓"字解释:缓 

 (形声。从糸,爰声。本义宽松;宽大)

 同本义 

 慢;不急迫。与急”相对 

 缓,舒也。--《广韵》

 夫人于事己者过急,于事人者过缓。--《战国策·卫策》

 民事不可缓也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
 又如缓缓(缓慢的样子。同徐徐);缓步代车(慢步行走以代替乘车。同安步当车);缓辔而行(信马由缰地慢走)

 柔软 

 缓huǎn

 ⒈慢,跟"急"相对~慢。~步。~急轻重。~ ~来迟。

 ⒉迟,推迟~期。~办。~刑。~兵之计。

 ⒊宽松,平和已~和。~冲地带。

 ⒋苏醒,恢复他昏过去了,刚~过来。休息一会儿,~ ~气。
"带"字解释:带 

 (象形。小篆字形,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。下面象垂下的须子,有装饰作用。本义大带,束衣的腰带)

 同本义 

 带,绅也。上象系佩之形。佩必有巾,从重巾。--《说文》

 不说带。--《仪礼·士虞礼记》

 之子无带。--《诗·卫风·有狐》

 带裳幅舄。--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

 王遂披襟解带,留连不能已。--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

 子墨子解带围城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
 又如带冕(大带和冠冕);带围(腰围,腰带);带钩(皮革腰带上的金属钩。形状一端曲直,另一端为圆钮以承钩。有动物形的,也有铸花纹的);

 带 dài

 ①带子或带状物鞋~、车~。

 ②区域沿海一~。

 ③携带~上一本书。

 ④引导~路。

 ⑤附带连说~笑。

 ⑥含面~微笑。

 【带操】一种以带为器械的艺术体操项目。带子一般为绸缎,长度7米。基本动作有摆动、绕环、蛇形、螺形、抛接等。

 【带分数】〈数〉整数后面带着分数的数。

 【带余除法】〈数〉若a是任一整数,b是任一正整数,则必唯一存在整数q和r,使a=bq+r,其中0≤r≤b。这里,q叫做b除a的不完全商,简称商,r叫做余数。计算不完全商和

 余数的过程叫做带余除法。这个结论可推广到多项式上去。

 【带状纹样】见【二方连续纹样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