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凤冠霞帔

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,以示荣耀。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。

凤冠霞帔

读音(发音): fèng guān xiá pèi

详细解释(意思):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,以示荣耀。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。

出处(典故): 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解下了这金花八宝凤冠儿,解下了这云霞五彩帔肩儿,都送与张家小姐妆台次,我甘心倒做了梅香听使。”

示例: 择了吉日迎娶,一般的鼓乐彩舆,~,花烛拜堂,成了好事。★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十八回

凤冠霞帔成语接龙

第四个字为"帔"的成语

成语"凤冠霞帔"逐字解释

"凤"字解释:凤 

 (形声。从鸟,凡声。本义凤凰。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。常用来象征祥瑞。雄的叫凤,雌的叫凰)

 同本义 

 凤,神鸟也。朋,古文凤。--《说文》

 凤皇来仪。--《书·益稷》

 凤皇于飞。--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。传凤皇,灵鸟仁瑞也。雄曰凤,雌曰皇。”

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。--宋玉《对楚王问》

 又如凤求凰;凤子(绣有凤凰的轿子);凤舸(雕有凤凰的大游船);凤毛(凤凰的羽毛。多用以赞美人的文采俊秀,有先人遗风)

 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 

 潘陆张左,擅侈丽之才,饰羽仪于凤穴。--《北史·文苑传序》

 凤(鴓) fèng

 ⒈

 【凤凰】传说中的百鸟之王。通常单称为"凤"。又说雄的叫凤,雌的叫凰("凰"〈古〉写作"皇")。

 ⒉

 【凤毛麟角】凤凰的毛,麒麟的角。〈喻〉稀罕、珍贵的事物,也指难得的人才。
"冠"字解释:冠〈名〉

 (会意。从冖”(用布帛蒙覆。从元”(人头),从寸”(手)。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,即冠”。本义帽子)

 同本义 

 冠,弁冕之总名也。--《说文》

 冠至尊也。--《礼记·问丧》

 缁布冠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。注今小吏冠。”

 凡甸冠弁服。--《周礼·司服》

 怒发上冲冠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新沐者必弹冠。--《楚辞·渔父》

 冠盖相望,乘坚策肥。--汉·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
 小民罢市,丧出江上,白衣冠送者夹岸。--《明史·海瑞传》

 峨大冠,拖长绅者,昂昂乎庙堂之器也,果能建伊皋之

 冠guàn

 ⒈〈古〉一种礼仪。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,〈表〉已经成人,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为"弱冠"(弱指少年)。

 ⒉位居第一,超群出众~军。产值~全国。

 ⒊戴帽子~儒冠者。

 ⒋用于前面,有"加上"的意思~以作家桂冠。

 冠guān

 ⒈帽子衣~整洁。怒发冲~。

 ⒉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高起的东西鸡~。花~子。
"霞"字解释:霞 

 (形声。从雨,叚声。本义早晚的彩云) 同本义 

 霞,赤云气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

 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--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
 云霞明灭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
 失向来之烟霞。

 云霞掩映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
 又如霞举飞升(道教指修行得道者可由云霞托拥,飞升天界;亦指腾云驾雾);云霞(云彩);霞彩(云霞的彩光)

 霞 

 指像霞一样美丽的光彩 

 瑶波逐穴开,霞石触峰起。--南朝宋·鲍照《登庐山望石门》

 又如霞石(赤色的岩石)

 霞xiá因日光斜照而呈现出红、黄、橙等色的云朝~。晚~。彩~。
"帔"字解释:帔〈名〉

 (形声。从巾,皮声。巾,裹头或缠束、覆盖用的织物。本义裙)

 同本义

 弘农谓裙帔也。--《说文》

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。妇女用的帔绣着各种花纹,大领对襟 

 指帔子和裙袄);凤冠霞帔

 一种类似僧人袈裟的衣服 

 其服黄帔,乃是古贤之衣。--《笑道论》

 帔 pèi〈古〉披在肩背上的服饰。

 帔pī 1.戏曲传统服装。剧中帝王﹑后妃﹑将相﹑官绅的便服。大领,对襟,水袖,左右胯下开衩,其颜色与图案花纹,因人物身份而异。女帔长仅及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