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金科玉臬

臬,标准,法式。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。现比喻必须遵守、不能变更的信条。同金科玉律”。

金科玉臬

读音(发音): jīn kē yù niè

详细解释(意思):臬,标准,法式。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。现比喻必须遵守、不能变更的信条。同金科玉律”。

出处(典故): 闻一多《女神之地方色彩》各种各料虽互相差异,却又互相调和,这便正符那条艺术底金科玉臬‘变异中之一律’了。”

示例:

金科玉臬成语接龙

第四个字为"臬"的成语

成语"金科玉臬"逐字解释

"金"字解释:金〈名〉

 (会意。金文字形。从人(表示覆盖),从土,从二。从土”,表示藏在地下;从二”,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。本义金属)

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

 金,五色金也。黄为之长。久埋不生衣,百錬不轻,从革不违,西方之行,生于土,从土左右。注象金在土中形。--《说文》

 西南之美者,有华山之金石焉。--《尔雅·释地》

 系于金柅。--《易·妒》

 惟金三品。--《书·禹贡》。注铜三色也。”

 项掣金锁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 又如五金(指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锡,泛指金属);白金(铂的通称;古代指银子);金背(镜子);金钥(门销或金属门

 金jīn

 ⒈金属元素之一。符号au。通称"金子",黄赤色,质软,延伸性强,它是一种贵重金属。可做硬币、日常生活用品、装饰品等。

 ⒉金属的通称五~∠~。

 ⒊钱现~。奖~。基~。

 ⒋〈喻〉尊重,尊贵~言。

 ⒌〈喻〉坚固~石之交。固若~汤。

 ⒍打击乐器~鼓齐鸣。

 金jìn 1.一说通"唫"。参见"金舌弊口"。
"科"字解释:科〈名〉

 (会意。从禾,从斗。斗”的意思是量”∠起来指衡量、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。本义品类,等级)

 同本义 

 科,程也。--《说文》

 为力不同科。--《论语·八佾》

 与此同科。--《论衡·幸偶》

 君歌且休听我歌,我歌今与君殊科。--韩愈《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》

 又如科品(种类;等级);科荣(科第荣华);科爵(指封建王朝官员的品级爵位)

 法令;刑律 

 三仪同科。--《太玄·玄离》。注法也。”

 从水之科满。--《太玄·从》。注法也。”

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又如

 科kē

 ⒈类别

 ①课程、学术或业务的分类文~。理~。儿~。妇~。

 ②机关、企业、事业等内部组织的划分卫生~。业务~。财会~。

 ③生物的分类单位之一虎属于食肉目,猫~。水稻属于颖花目,禾本~。

 ⒉法律条文作奸犯~。~教严明,赏罚必信(信守信)。

 ⒊征税,判罪~税。~以罚款。~与徒刑。

 ⒋戏剧中演员的动作、表情插~打诨(诨开玩笑的话)。

 ⒌

 ①反映自然、社会、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。

 ②合乎科学的~学种田。

 ⒍

 ⒎

 ⒏

 科kè 1.滋生;发棵。
"玉"字解释:玉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一根绳子,串着一些玉石。玉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)

 同本义 

 玉,石之美者,有五德,润泽以温,仁之方也…--《说文》

 君无故玉不去身。--《礼记·曲记》。疏玉谓佩也。”

 五玉。--《虞书》。郑注执之曰瑞,陈列曰玉。”

 王齐则共食玉。--《周礼·王府》

 惟辟玉食。--《书·洪范》

 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。--《左传》

 又如玉情儿(玉石的质量、成色);玉墀(白玉台阶);玉阙(宝座;皇宫);玉虚(道教指玉帝的居处);玉树(指槐树);玉砚(玉石制的砚台);玉雕(玉石雕成

 玉yù

 ⒈一种珍贵的矿石,质细而坚硬,有光泽,微透明,可雕琢成簪、环等装饰品。〈喻〉洁白、美丽~颜。~龙。~人。

 ⒉敬词~体。~照(人像照片)。

 ⒊

 、穗可作饲料用。
"臬"字解释:臬 

 箭靶 

 臬,射准的也。--《说文》

 ;引申为目标;准则

 所发无臬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

 又如臬极(准则;标准)

 古代测日影的标杆 

 陈圭置臬,瞻星揆地。--《石阙铭·序》

 刑法;法度 

 王曰外事,汝陈时臬,司师兹殷罚有伦。”--《书·康诰》

 古代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 

 访);臬使(即按察使);臬府(即臬司。指肃政廉访使);臬宪(旧时对按察使的敬称)

 终极 

 臬niè

 ⒈箭靶子。

 ⒉〈古〉用于测日影的标竿。

 ⒊法度,标准。

 ⒋极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