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高世骇俗

高世超出世人;骇惊吓,震惊。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。比喻才智超群。

高世骇俗

读音(发音): gāo shì hài sú

详细解释(意思):高世超出世人;骇惊吓,震惊。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。比喻才智超群。

出处(典故):

示例:

成语"高世骇俗"逐字解释

"高"字解释:高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楼台重叠之形『字部首之一。从高”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。本义离地面远;从下向上距离大)

 同本义 

 高,崇也,像台观高之形。--《说文》

 巽为高。--《易·说卦》传

 穷高极远,而测深厚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
 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
 无楚、韩之患,则大王高枕而卧,国必无忧矣。--《战国策·魏策》

 高树多悲风,海水扬其波。--曹植《野田黄雀行》

 城非不高也,池非不深也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
 最高日观峰,在长城南十五里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
 又如高平(

 高gāo

 ⒈跟"低"相对

 ①由下至上距离大的,离地面远的~山。~原。~楼。~空。

 ②等级在上的~等。~级。

 ③超过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~温。~速。~质量。

 ④声音大,响亮~声喊。~歌一曲。

 ⒉品德才能优秀的~尚。~手。~明。崇~。

 ⒊敬词有何~见?请问~寿?

 ⒋大,兴奋热烈情绪~。志气~。兴~采烈。

 ⒌

 ①指程度、优劣、深浅、轻重等未知~低。

 ②到底,终究~低合适了。

 ③无论如何不管~低,一定要做好。

 ⒍
"世"字解释:世 

 (指事。金文字形。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。止”上加三个圆点,表三十年;止,到此为止。本义三十年)

 同本义 

 世,三十年为一世。--《说文》

 如有王者,必世而后仁。--《论语·子路》

 父子相继为世。一代(古礼规定,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,产生新一代) 

 父子相代为一世。--《字汇》

 世室世世不毁也。--《公羊传·文公十三年》

 世相朝也。--《周礼·大行人》

 昔我先王世后稷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
 有蒋氏者,专其利三世矣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孙权据有江东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。--《三

 世(卋)shì

 ⒈一生,一辈子人生一~。只有今生今~,既无前~,也无来~。

 ⒉父子相继为一世。〈引〉继承~ ~代代。~袭。~禄。~医。

 ⒊时代近~。当~。

 ⒋全球,天下~界。~人。举~闻名。

 ⒌指从先辈起就有交往、友谊~交。~叔。~兄。

 ⒍地质年代单位。在"纪"以下,一纪分二、三个"世"早泥盆~。

 ⒎

 ⒏

 ⒐

 ⒑

 ⒒
"骇"字解释:骇 

 (形声。从马,亥声。本义马受惊)

 同本义 

 骇,惊也。--《说文》

 马方骇,鼓而惊之。--《汉书·梅乘传》

 又如骇驷(狂奔的驷马)

 惊骇;惊诧;惊动 

 录事骇之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
 骇问。--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
 虎大骇。--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
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,奔走骇汗,羞愧俯伏。--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纪》

 又如骇汗(因惊恐而流汗);骇浪(骇人的大浪);骇突(受惊而乱窜);骇殚(惊惧)

 震动 

 而国人大骇。--《战国策·宋策》

 庶人骇政。--《荀

 骇hài马受惊马~。〈引〉惊恐,害怕惊涛~浪。~人听闻。
"俗"字解释:俗 

 (形声。从人,谷声。习俗是人的行为,所以从人。本义风俗)

 同本义(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惯) 

 俗,习也。--《说文》

 六曰以俗教安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

 入国而问俗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
 循俗未足多也。--《淮南子·泛论》

 俗主亏情。--《吕氏春秋·情欲》。注凡君也。”

 移风易俗,天下皆宁。--《荀子·乐论》

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,但顺吾性而已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,是天下之贼也。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
 又如风俗(风,指一时普遍流行的风气;俗,指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惯);习

 俗sú

 ⒈风俗土~。移风易~。

 ⒉民间的,习见的,大众化的~语。通~易懂。

 ⒊低级趣味的,令人讨厌的~套。庸~。鄙~。

 ⒋指未出家的人,以区别于出家的佛教徒凡夫~子。还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