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黄冠草服

粗劣的衣着。借指平民百姓。有时指草野高逸。

黄冠草服

读音(发音): huáng guàn cǎo fú

详细解释(意思):粗劣的衣着。借指平民百姓。有时指草野高逸。

出处(典故):

示例:

成语"黄冠草服"逐字解释

"黄"字解释:黄〈形〉

 (象形。金文象蝗虫形。当是蝗”的本字。本义蝗虫)

 黄色 

 黄,地之色也。--《说文》

 黄为土色,位在中央。--《论衡·騰符》

 黄中之色也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

 黄者中也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

 天玄而地黄,解得黄矢。--《易·坤》

 绿衣黄里。--《诗·邶风·绿衣》

 绿衣黄裳。

 千里黄云白日曛。--唐·高适《别董大》

 地履其黄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
 得张黄盖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 又如黄烘烘(形容金黄色);黄干干(形容很黄);黄骝(黄红色的骏马);黄盖(帝王车上所用的

 黄huáng

 ⒈像油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金~。~金。菜花~。

 ①黄的颜色。

 ②腐朽堕落的收缴及焚烧~色书刊。

 ⒉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此事~不了。

 ⒊指黄河引~工程。

 ⒋

 ①菊花。

 ②黄花菜,又名"金针菜"。

 ⒌

 ⒍

 ①地下的泉水。

 ②人死后埋葬的地方。迷信者所谓的"阴间"。

 ⒎黄山,在安徽省~山天下绝。

 ⒏黄帝(传说中的古代帝王)的简称。
"冠"字解释:冠〈名〉

 (会意。从冖”(用布帛蒙覆。从元”(人头),从寸”(手)。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,即冠”。本义帽子)

 同本义 

 冠,弁冕之总名也。--《说文》

 冠至尊也。--《礼记·问丧》

 缁布冠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。注今小吏冠。”

 凡甸冠弁服。--《周礼·司服》

 怒发上冲冠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新沐者必弹冠。--《楚辞·渔父》

 冠盖相望,乘坚策肥。--汉·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
 小民罢市,丧出江上,白衣冠送者夹岸。--《明史·海瑞传》

 峨大冠,拖长绅者,昂昂乎庙堂之器也,果能建伊皋之

 冠guàn

 ⒈〈古〉一种礼仪。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,〈表〉已经成人,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为"弱冠"(弱指少年)。

 ⒉位居第一,超群出众~军。产值~全国。

 ⒊戴帽子~儒冠者。

 ⒋用于前面,有"加上"的意思~以作家桂冠。

 冠guān

 ⒈帽子衣~整洁。怒发冲~。

 ⒉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高起的东西鸡~。花~子。
"草"字解释:草 

 (形声。从苃,早声。小篆苃,象两棵草形,是草的本字。今草”字系假借字,原是皂”的本字。《说文》草,草斗,栎实也”(栎实栎树的荚果,即皂角)。借为草木”之

 草”以后,则另造皂”字来代替。本义栎实)

 草本植物的总称 

 苃,百卉也。从二屮。会意。经传皆以草为之『书多以屮为之。--《说文》

 大草不生。--《吕氏春秋·任地》。注草,秽也。”

 草食者羶。--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

 草苴比而不芳。--《楚辞·悲回风》。注生曰草。”

 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--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
 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
"服"字解释:服〈动〉

 (会意。古文从舟,兼做声符。本义舟两旁的夹木)

 服从,顺服 

 敌已服矣。--《吕氏春秋·论威》

 以一服八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
 当舜之时,有苗不服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授之政,西土服。--《墨子·尚贤》

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。--《论语·季氏》

 强国请服,弱国入朝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
 又如服听(服从听命);服低(屈服;低头);服杀(折服;倾倒。杀用在动词后,表示程度深);服主(轻易服输的人);服属(顺从归属)

 佩服;信服;使信服 

 服 fú

 ⒈衣裳,衣装~装。军~。学生~。

 ⒉穿夏~单衣。

 ⒊做,承受,担任~务。~刑。~兵役。

 ⒋听从,顺从~从。以理~人。口~心~。

 ⒌习惯,适应卒(兵)不~习。水土不~。

 ⒍吃~中药。

 服 fù量词。指中药,也作"付"头~药。吃两~药就会好的。

 服bì 1.通"腷"。郁结貌。参见"服臆"。 2.通"逼"。堵塞。

 服bó 1.啼呼。 2.通"保"。保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