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不弃草昧

草昧原始,未开化。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。用作谦词。

不弃草昧

读音(发音): bù qì cǎo mèi

详细解释(意思):草昧原始,未开化。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。用作谦词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周易·屯》天造草昧,宜建侯而不宁。”

示例:

成语"不弃草昧"逐字解释

"不"字解释:不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常棣之花,鄂不韡。”郑笺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锲

 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

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 

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老妇不闻也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被驱不异犬与鸡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
 后遂不复至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不会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朴。意指社会风气衰落、败坏);不勾(不消;不够;不到);不才(没有才能。自称的谦词;不成才);不才之
"弃"字解释:弃 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,三点表示羊水,头向上表示逆产。中间是只簸箕 ,下面是两只手∠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。小篆写法大同小异。本义

 扔掉;抛弃)

 同本义 

 弃,捐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弃者,不孝子人所弃也。”

 天之弃商也久矣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

 抛子弃草间。--王粲《七哀》

 举以予人,如弃草芥。--苏洵《六国论》

 敌弃炮仓皇遁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 子孙弃者。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
 弃其妇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
 弃

 弃(棄)qì舍去,抛掉舍~。抛~。~旧图新。
"草"字解释:草 

 (形声。从苃,早声。小篆苃,象两棵草形,是草的本字。今草”字系假借字,原是皂”的本字。《说文》草,草斗,栎实也”(栎实栎树的荚果,即皂角)。借为草木”之

 草”以后,则另造皂”字来代替。本义栎实)

 草本植物的总称 

 苃,百卉也。从二屮。会意。经传皆以草为之『书多以屮为之。--《说文》

 大草不生。--《吕氏春秋·任地》。注草,秽也。”

 草食者羶。--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

 草苴比而不芳。--《楚辞·悲回风》。注生曰草。”

 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--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
 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
"昧"字解释:昧 

 (形声。从日,未声。从日,与光线有关。本义昏暗不明)

 同本义 

 昧,冥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四》

 时甲子昧爽。--《书·牧誓》

 日昧昧其将暮。--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

 君昧爽而栉冠。--《荀子·哀公》。注昧,闇;爽,明也。谓初晓尚暗之时。”

 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

 虽昧必亮。--《后汉书·苏竟传》

 愚者昧于成事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惟党人之偷乐兮,路幽昧以险隘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
 轻身而昧大义。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
 又如昧旦(天未全亮的时候);昧然(昏暗不明的样子)

 昧mèi

 ⒈暗幽~。

 ⒉愚蠢,糊涂,昏乱愚~。蒙~。~于事理。

 ⒊轻率,鲁莽冒~。

 ⒋欺瞒,隐瞒拾金不~。

 ⒌

 昧wěn 1.割。

 昧mò 1.人名。春秋吴有馀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