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懊悔无及

后悔已来不及了。

懊悔无及

读音(发音): ào huǐ wú jí

详细解释(意思):后悔已来不及了。

出处(典故)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八回;令人往探之,果是虚营,只插着数十面旌旗,兵已去了二日也。曹真懊悔无及。”

示例:

第一个字为"懊"的成语

成语"懊悔无及"逐字解释

"懊"字解释:懊〈形〉

 (形声。从心,奥声。本义失悔,认识到错了而烦恼) 同本义 

 门生惊懊者累日。--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

 垂头视之,如有懊丧竟。--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

 懊yù 1.通"噢"。参见"懊咿"。 2.通"燠"。见"懊休"。
"悔"字解释:悔 

 (形声。从心,每声。本义悔恨,懊悔) 同本义 

 悔,恨也。--《说文》

 宜无悔怒。--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

 此讲之悔也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

 悔不杀汤于夏台。--《淮南子·泛论》

 虽九死其犹未悔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
 怀王悔,追张仪,不及。--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

 天其以礼悔祸于许。--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

 可悔故也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
 悔其随之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
 己为有悔。

 可以无悔矣。

 又如悔亲(因反悔而废弃婚约);悔谢(悔过请罪);悔心革命(痛改前非);悔悟心行(反省

 悔huǐ

 ⒈做错事后埋怨、懊恼或怨恨后~。懊~。~之无及。

 ⒉认识到以前的错误~改。~过自新。翻然~悟。
"无"字解释:无 

 (会意。据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。卜辞、金文中无、舞”同字。本义乐舞)

 同本义 

 哲学范畴,指无形、无名、虚无等,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

 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--《老子》

 无 

 没有,跟有”相对 

 无,不有也。--《玉篇》

 无若丹朱傲。--《书·益稷》

 无偏无党。--《书·洪范》

 无内人之疏,而外人之亲。--《荀子·法行》

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--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
 无不伸颈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
 无不变色。

 无不毕肖。

 无(無)wú

 ⒈没有,跟"有"相对~粮~钱。~穷~尽。

 ⒉不~仿说出。

 ⒊不分,不论,不外~分。~论,地~四方。民~异国。事~大小。~非如此。

 ⒋通"毋"。不,不要~往。

 ⒌

 无mó 1.见"南无"。
"及"字解释:及 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人,从手。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。本义追赶上,抓住)

 同本义 

 及,逮也。--《说文》

 使人追宋义子,及之齐,杀之。--《史记`项羽本纪》

 无庸,将自及。--《左传隐公元年》

 又如赶不及(来不及);企及(希望赶上);來得及(能够赶上);及面(见面);及时应令(与季节令令相适应)

 至,达到 

 及,至也。--《广雅》

 及期。--《仪礼聘礼》

 不及黄泉,无相見也。--《左传隐公元年》

 及郡下,诣太守,说如此。--陶潜《桃花源记》

 及诸河,则在舟中矣。--《

 及jí

 ⒈到,至,达到自古~今。由此~彼。〈引〉牵扯波~。涉~。邪行不~于己。

 ⒉赶上,追上还来得~。赶不~了。

 ⒊乘,趁着~时。~早出发。

 ⒋如,比得上我不~她。

 ⒌连词⊥、与、跟报、刊、杂志~其它出版物。我、你~几个同班同学一道去公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