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不废江河

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。

不废江河

读音(发音): bù fèi jiāng hé

详细解释(意思):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。

出处(典故): 唐·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之二王杨卢骆当时体,轻薄为文哂未休。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”

示例:

成语"不废江河"逐字解释

"不"字解释:不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常棣之花,鄂不韡。”郑笺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锲

 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

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 

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老妇不闻也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被驱不异犬与鸡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
 后遂不复至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不会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朴。意指社会风气衰落、败坏);不勾(不消;不够;不到);不才(没有才能。自称的谦词;不成才);不才之
"废"字解释:废 

 (形声。从广,发声。从广”,表示与房屋有关。本义房子倾倒)

 同本义 

 废,屋顿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顿之言钝,谓屋钝置无居之者也。”

 泛指倾圮,倒塌

 往古之时,四极废,九州裂。--《淮南子》

 废弃;废除 

 于是废先王之道,焚百家之言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
 今存其本不忍废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
 然则废衅钟与?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又如作废(因失效而废弃);废业(丢弃正业,不务正业;荒废衰败的事业);废贩(荒废;败坏);废损(荒废损害);废旷(荒废,不利用)

 停止; 中

 废(弖) fèi

 ⒈停止,放弃~止。~用。~除。作~。~寝忘食。切莫半途而~。〈引〉没有用的,失去功效的~物。~纸。~话连篇。变~为宝。

 ⒉荒芜,衰败荒~。~屋。~墟。

 ⒊残疾残~。无手足则肢体~。
"江"字解释:江 

 (形声。从水,工声。本义长江的专称)

 同本义 

 江,江水也。犊

 江之永矣。--《诗·周南·汉广》

 滔滔江汉。--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

 江上几人在,天涯孤棹还。--温庭筠《送人东归》

 江间波浪兼天涌,塞上风云接地阴。--杜甫《秋兴八首》

 又如江汉(长江与汉水);江水(即长江);江左烟霞(江东的山水风景。江左指今江苏、安徽等长江沿江地带);江陵(县名。在今湖北省中部偏南、长江沿岸。向为我国南北陆路交

 通要冲)

 江河的通称 

 南方的河流多称江”,如珠江”、沅江”;北方的河流多称河”,如

 江jiāng

 ⒈泛指大的河流珠~。岷~。

 ⒉特指长江(也叫"扬子江")~淮地区。百万雄师过大~。

 ⒊

 ⒋
"河"字解释:河〈名〉

 (形声。从水,可声。本义黄河)

 同本义 

 河,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,发原注海。--《说文》

 导河积石。--《书·禹贡》

 河阳之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
 三豕涉河。--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
 又如河堧(黄河河边之地);河湟(黄河与湟水);河朔(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);河洛(黄河与洛水);河堑(黄河沿岸的壕沟)

 河流的通称 

 南方无河也,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。--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注

 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--杜甫《春望》

 韩信钓河曲。--《后汉书·郦炎传》

 散作满河星。╠

 河hé

 ⒈水道的通称~流。运~。

 ⒉特指黄河~西。~套。江(长江)淮~汉(汉汉水)。

 ⒊

 ⒋

 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