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冒大不韪

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。同冒天下之大不韪”。

冒大不韪

读音(发音): mào dà bù wěi

详细解释(意思):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。同冒天下之大不韪”。

出处(典故):

示例:

冒大不韪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冒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韪"的成语

成语"冒大不韪"逐字解释

"冒"字解释:冒 

 (会意。小篆字形。上为帽子,下边是眼睛。本义帽子)

 帽”的古字。帽子 

 著黄冒。--《汉书·儁不疑传》

 白纱冒者,视朝、听讼、宴见宾客之服也。--《新唐书》

 又如冒絮(头巾)

 古代殓尸的布囊,由上下两截合成 

 冒缁质,长与手齐。--《仪礼》

 冒与芼古字通。芼,菜也 

 肥狗之和,冒以山肤。--枚乘《七发》

 通瑁”。天子所执之玉 

 天子执冒四寸,以朝诸侯。--《周礼·考工记·玉人》

 冒 

 戴帽 

 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。--《战国策》

 贪求,不知满足地追求 

 冒mào

 ⒈上升,外透~烟。~火。~气。~泡。

 ⒉顶着,向着~雨。~着敌人的炮火前进。

 ⒊鲁莽,轻率~昧。~失。

 ⒋触犯,冲撞~犯。

 ⒌假充,假托~充。~名。~牌货。

 ⒍贪婪。

 ⒎

 ⒏

 ⒐

 冒mò

 ⒈
"大"字解释:大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正面形,有手有脚。大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大”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。本义大小的大”)

 形容体积、面积、数量、力量、规模、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。与小”相对 

 大,天大地大人亦大,故大象人形。古文大也,籀文介,改古文亦象人形。凡大人、大夫、太子、太君,皆尊词。--《说文》

 遵彼大路兮。--《诗·郑风·遵大路》

 大有。--《易》。释文大有,包容丰富之象。”

 大报天而主日也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。

 其朝践用两大尊。--《周礼·司尊彝》。司农
"不"字解释:不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常棣之花,鄂不韡。”郑笺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锲

 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

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 

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老妇不闻也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被驱不异犬与鸡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
 后遂不复至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不会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朴。意指社会风气衰落、败坏);不勾(不消;不够;不到);不才(没有才能。自称的谦词;不成才);不才之
"韪"字解释:韪 

 (形声。从是,韦声。本义是;对)

 同本义 

 韪,是也。--《说文》

 犯五不韪。--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

 君子韪之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

 人韪其言。--《明史》

 又如冒天下大不韪(这里的不韪”是罪”,反国家罪”的意思)

 善 

 京室密清,罔有不韪。--《文选·东京赋》

 美好 

 故开元、天宝间,播兄弟七人皆擢进士第,衣冠光韪。--《新唐书》

 韪(韙)wěi是,对五不~。冒天下之大不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