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鹬蚌相危

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

鹬蚌相危

读音(发音): yù bàng xiāng wēi

详细解释(意思):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

出处(典故): 北齐·魏收《为东魏檄梁文》鹬蚌相危,我乘其弊。”

示例:

成语"鹬蚌相危"逐字解释

"鹬"字解释:鹬 

 (形声。从鸟,矞声。本义水鸟鹬)

 同本义 

 鹬,翠鸟也。知天将雨。--《说文》

 知天文者冠鹬。--《礼记》

 鹬如鹑,色苍嘴长,在泥涂间鹬鹬声,村民云田鸡所化,亦鹌鹑类也。苏秦所谓鹬蚌相持者,即此。--《本草纲目》

 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。--《战国策》

 又如鹬鹬(水鹬鸟的叫声);鹬冠(鹬毛冠。古代为天文者之冠)

 鹬科多数种类鸟的通称 

 栗色,尾和体侧具有横斑

 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

 鹬yù鸟名。鹬鸟,嘴和脚均长,趾间无蹼,羽毛茶褐色。常在水边或水田里捕食小鱼、小虫和贝类等。此鸟已少见,要保护,禁止猎杀。

 争斗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得利。

 鹬shù 1.见"鹬子"。
"蚌"字解释:蚌 

 (形声。从虫,丰声。本义一种软体动物。有的能产珍珠)

 同本义 

 离为蚌。--《易·说卦》

 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其喙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 巨 蝝函蛛。--《文选·左思·南都赋》

 民食果菰 蝝蛤腥臊恶臭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又如蚌蛤(蚌与蛤。长者曰蚌,圆者曰蛤);蚌壳(蚌的外壳)

 美珠 

 蚌,美珠。--《类篇·虫部》

 蚌 bàng 软体动物。有两个可以开合的椭圆形贝壳,里面有珍珠层。生活在淡水中,有的种类产珍珠。又见bèng。

 蚌 bèng又见bàng。

 【蚌埠】市名。在安徽省。
"相"字解释:相 

 交互;互相 

 故曰教学相长也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
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。--《老子·小国寡民》

 生当复来归,死当长相思。--汉·苏武《留别妻》

 当国者相见。--宋·文天祥《 后序》

 与北骑相出没。

 袁人相聚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
 父子相保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
 鸡犬相闻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更相庆。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
 里人相庆

 青山相对。--唐·李白《望天门山》

 水石相搏。--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
 两相思,两不知。--南朝宋·鲍照《代春日行》

 又如相

 相xiāng

 ⒈交互,互往来~关。~逢。~亲。~爱。互~关心。~反~成。

 ⒉〈表〉一方对另一方的行动~助。~信。~劝。~依为命。

 ⒊看~中。左~右看。

 ⒋

 ⒌

 ①没有遇到。

 ②违抗,不一致行为~左。

 ⒍

 ①互相对立,一方对另一方拔刀~对。

 ②比较的~对稳定。

 ③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,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,跟"绝对"呼应~对之中有绝对。

 ⒎

 ①两方面差不多技艺~当。

 ②合适,适宜正~当。用词~当。

 ③〈表〉一定程度~当恭敬。~当不错。

 ⒏

 ⒐

 相xiàng

 ⒈容貌形~。怪~。高兴~。狼狈~。

 ⒉察看,仔细看~马。~机行事。

 ⒊辅助,也指辅助人,〈古〉特指高级官员辅~。丞~。首~。

 ⒋

 ⒌指具有相同成分和相同理化性质的均匀物质。各相之间可有明显的分界。如水蒸气是一个~;水、冰是两个~;水、冰、水蒸气是三个~。

 ⒍交流电路中,多相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三~交流发电机。
"危"字解释:危 

 (会意。小篆字形上面是人,中间是山崖,下面腿骨节形。人站在山崖上,表示很高。本义在高处而畏惧)

 同本义 

 危,在高而惧也。--《说文》

 决危而美名者。--《鬼谷子》。注山高也。”

 榣木不生危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高险也。”

 高而不危。--《孝经》。郑注殆也。”

 恐惧;忧惧 

 窃为君危之。--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

 又如人人自危;危心(心存戒惧);危怖(恐惧不安);危栗(恐惧战栗);危气(气馁;危惧);危悚(危悰,危惧);危视(惊视);危睇(俯视而感到惊恐)

 威胁,摧败 

 能危山东

 危wēi

 ⒈不安全~险。~急。

 ⒉损害~害。~及生命。

 ⒊将死临~。病~。垂~。

 ⒋高,陡~峰。~乎高哉!

 ⒌正,端正~言~行。正襟~坐。

 ⒍

 ①讲正直的话。

 ②使人吃惊的话~言耸听。

 ⒎星宿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