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听人穿鼻

听任凭;穿鼻牛鼻子穿桊。比喻听凭别人摆布。

听人穿鼻

读音(发音): tīng rén chuān bí

详细解释(意思):听任凭;穿鼻牛鼻子穿桊。比喻听凭别人摆布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南史·张弘策传》徐孝嗣才非柱石,听人穿鼻。”

示例:

第四个字为"鼻"的成语

成语"听人穿鼻"逐字解释

"听"字解释:听 

 (形声。本字从耳德,壬声。从耳德,即耳有所得,今简化为听”。听”本义笑貌”。从口,斤声。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)

 同本义 

 听,聆也。--《说文》

 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。--《书·泰誓中》

 无稽之言勿听。--《书·大禹谟》

 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--《礼记·大学》

 行人驻足听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 听妇前致词。--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
 夜阑卧听风吹雨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 听于庭。

 听取蛙声一片。--宋·辛弃疾《西江月》

 又如听知(听到);听受(聆听,用耳感受声音

 听(聽)tīng

 ⒈用耳朵接受声音~录音。兼~则明。偏~则暗。

 ⒉顺从,接受~话。~从。~指挥。言~计从。

 ⒊随,任凭~便。~凭。~之任之。

 ⒋治理,处理兼~万事(兼同时)。~政(旧指封建帝王处理政事)。

 ⒌判决断狱~讼(狱、讼官司,诉讼)。

 ⒍等候~回音。~候分派。

 ⒎马口铁筒(英语tin的译音)。也用作量词两~汽油。三~饼干。

 听yǐn 1.笑貌。 2.见"听听"。
"人"字解释:人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侧面站立的人形。人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)

 同本义 

 人,天地之性最贵者也。此籀文象臂胫之形。--《说文》

 故人者,天地之德,阴阳之交,鬼神之会,五行之秀气也。故人者,天地之心也,五行之端也,食味,别声,被色,而生者也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
 有七尺之骸、手足之异,戴发含齿,倚而食者,谓之人。--《列子·黄帝》

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。--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
 又如人王(人中之王);人满(人多);人寰(人世);人欲(人的嗜欲);人

 人rén

 ⒈能制造工具且能使用工具从事劳动的动物~类。

 ⒉指每一个人~手一册。~自为战。

 ⒊指别人,他人助~为乐。专门利~。

 ⒋指人的品质、表现那个~挺好。

 ⒌指人格或面子真丢~。

 ⒍指人的身体~不舒服。

 ⒎

 ⒏

 ⒐

 ⒑

 ⒒

 ①关于人员的录用、培养、管理、调配、奖惩等工作~事工作。

 ②人的离合、境遇、存亡等~事变化。

 ③人情事理不懂~事。

 ④人的意识不省~事。

 ⑤人力所能做的事聊尽~事。

 ⒓

 ⒔

 ⒕

 ①人的道德品质~格高尚。

 ②人的权利和义务尊重~格。

 ⒖
"穿"字解释:穿〈动〉

 (会意。从牙,从穴。牙在穴中,表示穿通的意思。本义穿通,穿破)

 同本义 

 穿,通也。--《说文》

 何以穿我墉。--《诗·召南·行露》

 何以穿我屋。

 强弩之末,势不能穿鲁缟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
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。--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
 又如穿墉(在墙上打洞);穿着鼻(受人摆布);穿穴(犹穿凿);穿空(犹穿孔);穿胸(胸前穿孔透背)

 挖掘;开凿 

 通过、透过(空隙、空间等) 

 乱

 穿 chuān

 ①破;透把鞋底都磨~了、望眼欲~。

 ②通过(孔、隙、空地等)~针引线、从这里~过去就是电影院。

 ③用绳线等通过物体把物品连贯起来把辣椒~起来晾干。

 ④把衣物鞋袜等套在身上~衣戴帽。

 【穿鼻草约】清朝钦差大臣琦善私自与英国代表签订的卖国条约草案。1841年1月20日,与英国代表义律在穿鼻会谈时订立。主要内容为中国割让香港,赔款600万银元,开

 放广州为通商口岸等。清政府得知真相后,逮捕琦善,不承认此约。又作川鼻草约。

 【穿鼻之战】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军队的抗英战斗。道光十九年(1839年)十一月三日,英军舰在穿鼻洋(在广州虎门口外)挑衅,清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反击,击伤英舰一艘

 ,英军败走。

 【穿甲弹】能射穿坦克、装甲车等外部钢板的炮弹和枪弹。

 【穿山甲】哺乳动物。全身被角质鳞甲,爪锐利,穴居,吃蚂蚁等昆虫,能爬树和游泳。能消灭大量白蚁。鳞片入药,有通经、催乳、消肿等作用。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 【穿小鞋】比喻某些上级对跟自己意见不一致或对立的下级采取一种泄私愤、图报复的不正当的为难手段。

 【穿凿附会】生搬硬套,胡乱解释。

 【穿针引线】比喻从中搭桥撮合。

 穿chuān

 ⒈透,破,揭开~透。~破。看~。揭~。

 ⒉凿通,打通~孔。凿~。打~。

 ⒊通过~针。~隧道。~过这条街。

 ⒋贯串,贯通贯~古今。

 ⒌交叉,插入~插。

 ⒍着衣帽鞋袜~衣。~鞋。~戴。

 ⒎

 穿chuàn 1.串通;暗中勾结。 2.交换。
"鼻"字解释:鼻 

 (会意。从自,从畀),畀”又兼作声符。自”是鼻”的本字,作自己”用后,另造了鼻”字。畀”是给予、付与的意思∠起来表示一呼一吸,自相给予。本义鼻子)

 同本义◆吸兼嗅觉的器官 

 鼻,主臭者也。--《说文》

 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,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。--《老子》

 鼻出入气高而有窍,又,鼻者,肺之使。--《白虎通》

 肤灭鼻。--《易·噬》。虞注艮为鼻。”

 鼻辨芬芳腥臊。--《荀子·荣辱》

 又如鼻哂(即嗤之以鼻。轻视、嘲笑的表情);鼻饮(用鼻饮水);鼻准(鼻子的尖端)。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

 鼻 bí

 ①鼻子。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,也是呼吸通道~孔。

 ②开创~祖。

 【鼻观】鼻孔。

 【鼻饲法】当病人不能进食时,用橡皮或塑料管通过鼻腔插入胃内,灌注流质饮食或药液的一种治疗方法。

 【鼻祖】始祖。比喻某种事业的创始人达尔文是进化论的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