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稔恶不悛

长期作恶而不悔改。

稔恶不悛

读音(发音): rěn è bù quān

详细解释(意思):长期作恶而不悔改。

出处(典故): 明·宋濂《胡公神道碑铭》苟能去逆效顺,悉从厚宥;或稔恶不悛,城一破,悔无及矣。”

示例: 按诸公皆一时名硕,用之多不尽其材,而~如汪鋐者,乃持权久任如此。★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吏部一·屡兼二品正卿》

稔恶不悛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稔"的成语

成语"稔恶不悛"逐字解释

"稔"字解释:稔 

 (形声。从禾,念声。本义庄稼成熟)

 同本义 

 稔,谷熟也。--《说文》

 不稔于岁。--《国语·吴语》。注熟也。”

 岁比登稔。--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

 吴兴频岁失稔。--《南史·顾宪之传》

 又如稔岁(禾谷丰收的年岁);稔收(犹丰收);稔泰(谓年岁丰登,天下太平)

 事物积久养成 

 夏殷之朝适穷,桀纣之恶适稔。--《论衡·偶会》

 又如稔戾(积罪);稔奸(谓一向通奸);稔恶(罪恶深重);稔恶不悛(长期作恶而不悔改);稔恶盈贯(谓所积罪恶之多,达于极点);稔恶藏奸(长期作恶,包藏祸心);稔祸(酿祸);稔乱

 (酿祸);稔寇(

 稔rěn

 ⒈庄稼成熟丰~。

 ⒉年,一年五~。

 ⒊熟悉~知。相~。
"恶"字解释:恶 

 (形声。从心,亚声。本义过失)

 同本义 

 恶,过也。--《说文》

 恶上安西。--《颜氏家训》

 吾以志前恶。--《左传·定公五年》

 君子之遏恶扬善。--《易·象传》

 又如恶恶从短(对于人的过失,不十分苛责,适可而止)

 泛指一般罪恶 

 恶积祸盈。--南朝齐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 又如恶逆(奸恶逆乱。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);恶障(佛语。指杀生、偷盗等妨碍修行的罪恶);恶头儿(罪名);恶心钱儿(干坏事得来的钱财);恶孽(罪恶;弊病)

 恶人;坏人 

 元恶不待教而诛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
 又如恶杀

 恶 ě又见è;wū;wù。

 【恶心】

 ①想呕吐。

 ②使人厌恶(wù)。

 恶 è

 ①坏;恶劣~习、~行。

 ②坏行为;罪恶的事情无~不作。

 ③凶狠;凶恶;凶猛~霸、~战。又见ě;wū;wù。

 【恶贯满盈】罪大恶极,末日已到。贯古时串钱的绳子。

 【恶劣】很坏行为~。

 【恶魔】

 ①佛教称破坏佛法和善事的恶神、恶鬼。

 ②比喻极其凶恶残忍的人。

 【恶语中伤】用恶毒的话语攻击陷害别人。

 恶(惡)wū

 ⒈通"乌",〈表〉疑问。哪,何,怎么路~在?~足道哉?

 ⒉文言叹词~,是何言也![恶乎]从哪里,在哪里学~乎始,~乎终(学习从哪里开始,在哪里终止呢)?

 恶(惡)wù讨厌,憎恨太可~。深~痛疾(疾厌恨)。

 恶wò 1.象声词。禽鸟叫声。

 恶hū 1.见"恶池"。

 恶yà 1.次。
"不"字解释:不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常棣之花,鄂不韡。”郑笺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锲

 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

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 

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老妇不闻也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被驱不异犬与鸡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
 后遂不复至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不会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朴。意指社会风气衰落、败坏);不勾(不消;不够;不到);不才(没有才能。自称的谦词;不成才);不才之
"悛"字解释:悛〈动〉

 (形声。本义停止)

 同本义 

 悛,止也。--《说文》

 长恶不悛。--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

 康犹不悛。--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

 其有悛乎?--《国语》

 悔改;改变 

 悛,更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三》

 亦无悛容。--《左传·襄公七年》

 为是悛而止。--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

 过而不悛。--《韩非子·难四》

 又如怙恶不悛;悛志(悔改之意);悛改(后悔而改过);悛心(悔改之心);悛革(悔改);悛悟(悔悟);悛悔(悔改;悔悟);悛容(悔改的表情);悛移(悔改);悛惕(悔悟戒惧)

 悛quān改,悔改怙恶不~(一贯作恶,不肯悔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