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侏儒观戏

比喻自己没有主见,只是跟着别人说。

侏儒观戏

读音(发音): zhū rǔ guān xì

详细解释(意思):比喻自己没有主见,只是跟着别人说。

出处(典故): 宋·朱弁《曲洧旧闻》卷七譬侏儒观戏,人笑亦笑,谓众人决不误我者,比比皆是也。”

示例:

侏儒观戏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侏"的成语

成语"侏儒观戏"逐字解释

"侏"字解释:侏 

 短小 

 侏,短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》

 侏儒不可使援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
 又如侏优(侏儒与优伶)

 肥大 

 侏侏 

 修侏侏,比于朱儒。--《太玄经·童》

 侏儒

 

 

 奉化应方伯,在京与试,成绩很优;因为貌颇侏儒,未能列选。--阿英《明朝的笑话》

 

 

 侏儒症

 

 由一个隐性基因引起的侏儒症

 侏zhū矮小。

 侏zhōu 1.见"侏张"。
"儒"字解释:儒 

 (形声。从人, 需声。本义 术士)

 同本义。春秋时从巫、史、祝、卜中分化出来的、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

 儒,术士之称。--《说文》

 通天地之人曰儒。--《法言·君子》

 能说一经者为儒生。--《论衡·超奇》

 儒浩居而自顺者也。--《墨子·非儒下》

 四曰儒,以道得民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

 儒之言优也和也,言能安人能服人也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

 又如儒师;儒仙

 孔子学说(孔教);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学说,其特点是强调对孝、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,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

 儒rú

 ⒈旧时指读书人~者。~生。

 ⒉
"观"字解释:观 

 (形声。从见,雚声。本义仔细看)

 同本义

 观,谛视也。--《说文》

 观,视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一》

 观者如市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
 观于大海。--《庄子·秋水》

 曹共公闻其骈胁,欲观其裸;浴,薄而观之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

 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
 吴王从台上观,见且斩爱姬,大骇。--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

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。--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

 启窗而观,雕栏相望焉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 因得观所谓石钟山中者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
 又如观觑(

 观(觀)guān

 ⒈看~看。~赏。登楼~望。袖手旁~。

 ⒉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世界~。正确的~点。她很乐~。

 ⒊看到的景物和景象美~。奇~。

 观(觀)guàn

 ⒈道教的庙宇纯阳~(纯阳传说中的吕洞宾)。

 ⒉楼台之类台~。
"戏"字解释:戏 

 (形声。从戈。虚声。本义一种兵器)

 同本义 

 假借为麾”。军队中的帅旗 

 兵罢戏。--《史记·高帝纪》。正义大旗也。”

 戏下骑从者八百余人。--《汉书·项籍传》。注大将之旗。”

 侧翼 

 戏,三军之偏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偏为前拒之偏,谓军所驻之一面也。”

 指歌舞杂技等的表演 

 云烟古寺闻僧梵,灯火长桥见戏场。--宋·陆游《出游》

 又如戏场(表演歌舞杂技的场子);散戏;猴戏;游戏;排戏;配戏(配合主角演戏);扮戏

 戏剧 

 那明湖居本是个大戏园子,戏台

 戏(戲、戯)hū

 ⒈

 ⒉见xì。

 戏(戲)xì

 ⒈玩耍~耍。儿~。游~。

 ⒉嘲弄,开玩笑~弄。嘲~。前言~耳。

 ⒊演剧或歌唱、舞蹈、杂技等表演~剧。~曲。演~。唱~。杂~。看~★~。木偶~。花鼓~。

 戏xī 1.通"羲"。 2.通"巇"。险峻。 3.古地名。

 戏huī 1.大将之旗。参见"戏下"。引申为指挥。

 戏suō 1.酒樽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