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大请大受

指优厚的待遇。

大请大受

读音(发音): dà qǐng dà shòu

详细解释(意思):指优厚的待遇。

出处(典故): 《水浒传》第七回他现在帐下听使唤,大请大受,怎敢恶了太尉?”

示例: 我又不是杨老佛、杨奶奶,你有本事到他那里,享用他~,缠我怎的?★《平妖传》第七回

大请大受成语接龙

第二个字为"请"的成语

成语"大请大受"逐字解释

"大"字解释:大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正面形,有手有脚。大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大”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。本义大小的大”)

 形容体积、面积、数量、力量、规模、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。与小”相对 

 大,天大地大人亦大,故大象人形。古文大也,籀文介,改古文亦象人形。凡大人、大夫、太子、太君,皆尊词。--《说文》

 遵彼大路兮。--《诗·郑风·遵大路》

 大有。--《易》。释文大有,包容丰富之象。”

 大报天而主日也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。

 其朝践用两大尊。--《周礼·司尊彝》。司农
"请"字解释:请 

 通情”。情况,实情 

 上下请通。--《墨子·尚同中》

 四璧而知请。--《管子·白心》

 请 

 (形声。从言,青声。本义拜访)

 同本义 

 请,谒也。--《说文》

 使人为秋请。--《史记·吴王濞传》。集解引律云秋曰请。”

 不得入朝请『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。--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传》

 公子往,数请之,朱亥故不复谢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公卿相造请禹。--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

 又如请谒(拜见)

 请求;要求 

 请,求也。--《广雅

 请qǐng

 ⒈求,请求~示。~假。~命。~战。

 ⒉敬词。用于动词前~进。~坐。~喝茶。

 ⒊邀请,邀约,延聘~客。~医师。~专家指导。聘~教师。

 ⒋

 请qìng 1.朝会名。

 请qíng 1.后又作"?"。认领;接受。 2.通"情"。实情;情况。 3.通"情"。实在;的确。 4.通"情"。情感。

 请qīng 1.参见"请靓"﹑"请室"。
"大"字解释:大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正面形,有手有脚。大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大”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。本义大小的大”)

 形容体积、面积、数量、力量、规模、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。与小”相对 

 大,天大地大人亦大,故大象人形。古文大也,籀文介,改古文亦象人形。凡大人、大夫、太子、太君,皆尊词。--《说文》

 遵彼大路兮。--《诗·郑风·遵大路》

 大有。--《易》。释文大有,包容丰富之象。”

 大报天而主日也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。

 其朝践用两大尊。--《周礼·司尊彝》。司农
"受"字解释:受 

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,表示传递东西。本义接受;承受)

 同本义 

 受,相付也。--《说文》”王筠曰手部授,人部付,皆曰予也。”今以付说受,则是受授同字矣。”

 受其币。--《周礼·天官·司书》

 主妇拜受爵。--《仪礼·特牲馈食礼》

 则受之。--《周礼·司干》。注取藏之。”

 受以小功衰。--《仪礼·丧服》。注犹承也。”

 颛顼受之。--《国语·楚语》。注承也。”

 釜十五,吾受,而宫出之以百。--《管子·海南》

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臣

 受shòu

 ⒈接纳~纳。接~。承~。不~礼物。~教育。

 ⒉遭到遭~。~伤。~寒。~湿。~累。

 ⒊忍耐忍~。~得起。

 ⒋中,适合,得益,舒服~听。~用。享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