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亘古未有

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。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。

亘古未有

读音(发音): gèn gǔ wèi yǒu

详细解释(意思):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。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北齐书·王纮传》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,旷古未有此事。”清·平步青《霞外捃屑》卷四太青晚作《嘉莲》诗,七言今体至四百余首,亘古未有。”

示例: 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,在我国建桥史上是~的。

成语"亘古未有"逐字解释

"亘"字解释:亘 

 连绵不断,伸展开去 

 亘,通也。--《广韵》

 旌旗亘千里。--《北史·雜本纪》

 广数十亩,楼宇连亘。--《聊斋志异·狐嫁女》

 其水之大,倍石渠三之一,亘石为底,达于两涯--唐·柳宗元《石涧记》

 又如连亘(绵连);亘带(绵延);亘绝(绵延阻绝)

 横贯;在空间横过或伸过去 

 这亘古未有的壮举,像一柄锋利的匕首,直刺不共戴天的死敌。--《刑场上的婚礼》

 看桥亘长虹。--清·沈暭旦《摸鱼子》

 又如亘屏(横亘的屏障);亘舒(横空舒展);亘隔(横亘阻隔)

 亘 

 穷尽,终;贯串 

 亘万古犹一日。--

 亘(亙)gèn横贯,延续不断~古未有。长城绵~万里。

 亘xuān 1.?,回泉。 2.通"宣"。
"古"字解释:古 

 (会意。从十,从口。本义古代。一般分为太古、上古、中古、近古)

 同本义 

 古,故也。--《说文》

 大古冠布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。注大古,唐虞以上。”

 以是为近古也。--《谷梁传·桓公三年》。注古,谓五帝时。”

 慨长思而怀古。--《文选·张衡·东京赋》

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。--《书·康诰》

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,察今则可以知古。古今一也,人与我同耳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 故古之人君,量而不欲入者,许由、务光是也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
 又如远古(遥远的古代);古字(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);

 古gǔ

 ⒈很久以前的,过去的,跟"今"相对~代。~物。名胜~迹。已作~(已死)。

 ⒉〈古〉诗体五~。七~。

 ⒊

 ⒋

 ⒌

 古gù 1.通"故"。故旧。参见"古处"。 2.通"故"。因此;所以。 3.通"固"。姑且。 4.通"固"。本来。

 古kū 1.见"古成"。
"未"字解释:未 

 (象形。基本义没有;不。未”字否定过去,不否定将来,与不”有别。但有时候也当不”字讲)

 相当于没有”、不曾”、尚未” 

 未,无也。--《小尔雅·广诂》

 未由也已。--《论语·子罕》

 未之难矣。--《论语·宪问》

 吾与郑人未有成也。--《公羊传·隐公六年》

 吾未有言之。--《吕氏春秋·开春》

 未果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有孙母未去。--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
 未百步则返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
 将舒未舒。

 又如未际(未发迹);未的(未必,不一定);未从(未曾,尚

 未wèi

 ⒈没有,不曾~经许可。闻所~闻。

 ⒉不~知。~可厚非。

 ⒊在句末〈表〉疑问可以言~(可以说了吗)?

 ⒋地支第八位。也作次序第八。

 ⒌

 ⒍
"有"字解释:有 

 (会意。金文字形,从又(手)持肉,意思是手中有物。本义具有,与无”相对)

 同本义 

 有,不宜有也。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。”--《说文》。按,掩日者月也。故许云月有食之,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。

 一有一亡曰有。--《谷梁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

 大有众也。--《易·杂卦》

 有备无患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

 天若有情天亦老。--李贺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

 又如有来有去(有板有眼);有命无运(谓命好,运气却不好);有酒胆无饭力(表面刚强,骨子里懦弱);有竡划没是处(虽有安排,但无法实现。喻指无处下手之意);有尺水行

 有yǒu

 ⒈跟"无"相对。

 ①〈表〉所属她~部录像机。

 ②〈表〉存在~见解。~希望。~花~草。

 ③〈表〉发生和出现他~伤了。情况~了变化。

 ④〈表〉估量或比较这只鸡~五斤多。他~你那样高了。

 ⑤〈表〉大或多~把年纪。富~成效。~的是(多得很)。

 ⒉用于某些动词前面。〈表〉客气~请。~坐。~劳。

 ⒊占据占~。孙权据~江东。

 ⒋跟"某"、"某些"相近或指一部分~一时期。~人不同意。~的(有些)地方工作未做好。

 ⒌〈古〉汉语词头,作助词(无义)~夏。~周。

 ⒍

 ⒎

 ⒏

 ⒐

 ⒑

 ①有条件的,有边际的,可以穷尽的~限公司。

 ②不多的,有一定限度的。

 ⒒

 有yòu同"又"。还有,再加上三十~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