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地大物博

博丰富。指国家疆土辽阔,资源丰富。

地大物博

读音(发音): dì dà wù bó

详细解释(意思):博丰富。指国家疆土辽阔,资源丰富。

出处(典故): 唐·韩愈《平淮西碑》地大物博,蘖牙其间。”

示例: 又因江南~,差使很多,大非别省可比。★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

第四个字为"博"的成语

成语"地大物博"逐字解释

"地"字解释:地 

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

 表示动态,相当于着”。常附在立、卧、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

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。--《舜子变文》

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

 相看月未坠,白地断肝肠。--唐·杜甫《越女词》

 地 

 (形声。从土,也声。本义大地)

 同本义,与天”相对 

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。--《春秋·元命苞》

 土乙力为地。--《尔雅·释地》

 地生养万物。--《管子·形势解》

 如
"大"字解释:大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正面形,有手有脚。大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大”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。本义大小的大”)

 形容体积、面积、数量、力量、规模、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。与小”相对 

 大,天大地大人亦大,故大象人形。古文大也,籀文介,改古文亦象人形。凡大人、大夫、太子、太君,皆尊词。--《说文》

 遵彼大路兮。--《诗·郑风·遵大路》

 大有。--《易》。释文大有,包容丰富之象。”

 大报天而主日也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。

 其朝践用两大尊。--《周礼·司尊彝》。司农
"物"字解释:物 

 (形声,从牛,勿声。勿”是一种杂色旗,表示杂色。本义万物)

 同本义 

 物,万物也。牛为大物,天地之数起于牵牛,故从牛。--《说文》

 物以群分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
 四时之散精为物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》

 物也者,大共名也。--《荀子·正名》

 九曰物贡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

 又如物品(各种财货、物件);物母(万物的本源);物曲(物的性能);物如(事物的本源);物序(事物的规律);物祖(万物之祖);物际(事物的界限);物恺(愿各物安乐);物灵(万物之

 灵);物用(百物器用)

 物件,东西 

 庞然大物。--唐·柳宗元《三

 物wù

 ⒈东西~品。矿~。爱护公~。

 ⒉我以外的人(多指众人)恐遭~议。待人接~。

 ⒊内容,实质言之有~。空洞无~。

 ⒋

 ⒌

 ⒍

 ⒎

 ①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~质不灭。

 ②指供穿、吃、住、用等的东西~质生活。
"博"字解释:博 

 (形声。从十,尃声。十”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。尃”有分布之义。本义大)

 同本义。与小”相对 

 博,大通也。--《说文》

 戎车孔博。--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

 岂必褒衣博带。--《淮南子·泛论》

 丰丽博敞。--王逸《鲁灵光殿赋》

 倚沼畦瀛兮遥望博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
 不学博依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
 又如宽衣博带;博硕(粗大;宽大);博硕肥腯(古时献牲祭神的祝祷辞,是说六畜肥大)

 宽广;广搏 

 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 又如广博(范围大,方面多);博闻(见闻广博);

 博 bó(量)多;丰富学识渊~。

 ②知道得多~古通今。

 ③大宽衣~带。

 ④取得;羸得~得好评。

 ⑤古代一种棋戏◇泛指赌博~徒、~局。

 【博爱】对人类普遍的爱。

 【博茨瓦纳】全称博茨瓦纳共和国。位于非洲南部高原地区。面积58.2万平方公里。人口126万(1989),绝大部分是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。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。官方语言为

 英语,通用茨瓦纳语。首都哈博罗内。

 【博大精深】形容思想学识广博高深。

 【博古通今】形容知识渊博丰富,通晓古今的事情。

 【博览】广泛阅览~群书。

 【博识】学识丰富。

 【博士】

 ①官名。战国至明清掌管图书,通晓古今,以备顾问的高级学官五经~、国子~。

 ②古代精通一艺的职官名律学~、算学~。

 ③旧称从事某种服务职业的人茶~、酒~。

 ④最高一级的学位。一般先取得硕士学位,继续深造后通过课程考核和博士论文答辩,授予博士学位。

 【博士点】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机关。

 【博士后】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中,由专家主持和指导的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的临时职位。人员从刚获得博士学位者中挑选。在博士后阶段不再修习课程,工作期满后也不再

 授予学位。

 【博斯普鲁斯海峡】亚、欧两洲之间的海峡。隔开小亚细亚与巴尔干半岛,连接黑和马尔马拉海。长29公里,最宽处4公里,最窄处仅750米,最深处80米,最浅处27.5米。

 有重要战略和交通意义。

 【博闻强记】见多识广,记忆力强。又作博闻强识。

 【博闻强识】见【博闻强记】。

 【博学多才】学识渊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