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靴刀誓死
指战死沙场的决心。
靴刀誓死
读音(发音): xuē dāo shì sǐ
详细解释(意思):指战死沙场的决心。
出处(典故): 《旧唐书·李光弼传》及是击贼,常纳短刀于靴中,有决死之志,城上面西拜舞,三军感动。”
示例: 无
靴刀誓死成语接龙
第一个字为"靴"的成语
成语"靴刀誓死"逐字解释
"靴"字解释:靴 (形声。从革,化声。革,皮革。本义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鞋) 同本义 尝有人著靴骑驴,至兆门外。--《晋书》 又如靴叶子(塞藏在靴筒内可折叠的票夹);靴桶(靴靿。靴筒);靴衫(乘马时所穿的衣服);靴袍(穿靴时所服的官袍) 靴(韞)xuē长筒的鞋雨~。马~。皮~子。
"刀"字解释:刀 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刀形『字部首之一。本义古代兵器名) 同本义 刀,兵也。象形。--《说文》 刀,到也,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。--《释名》 刀光照塞月,阵色明如昼。--唐·崔国辅《从军行》 又如刀枪;刀兵;刀瘢(刀伤的褊)。 泛指用来斩、割、切、削、砍、铡的工具 中刑用刀锯。--《国语·鲁语》 有斧钺刀墨之民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 帝自捉刀立床头。--《世说新语·容上》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 屠乃奔倚其下,弛担持刀。--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 刀 dāo ①用来切、割、削、砍、刺、铡的带刃的工具。一般用钢铁制造。 ②形状像刀的东西~币、冰~。 ③计算纸张的单位。通常为100张买两~宣纸。 ④姓。 【刀笔】 ①有关公文案卷的事。 ②刀笔吏(办理文书的小官)的简称。 【刀耕火种】一种原始的耕种方法,把地上的草木烧成灰做肥料,就地挖坑下种。 【刀光剑影】形容激烈的厮杀、搏斗场面或杀气腾腾的境况。 【刀山火海】比喻非常危险的境况。又作火海刀山。 【刀术】武术器械练习之一。刀有朴刀、大刀、短刀数种。刀法有劈、砍、剁、挑、推、拔等等。对增强体力和灵敏性有良好作用。 【刀俎】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。俎砧板,切肉的菜板。
"誓"字解释:誓 (形声。从言,折声。本义发誓;立誓) 同本义 誓,以言约束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凡自表不食言之辞皆曰誓,亦约束之意也。” 约信曰誓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 予誓,告汝誓命。--《书·甘誓》。注要信也。” 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。--《诗·卫风·氓》 司射西面誓之。--《仪礼·大射仪》。注犹告也。”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,无相见也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 终待说山盟海誓。--赵长卿《贺新郎》 不久当还归,誓天不相负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为誓与城为殉。--清·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 至 誓shì ⒈〈表〉坚定不移的决心~死不二。~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。 ⒉〈表〉决心的话~言。立~。发~。 ⒊
"死"字解释:死 (会意。小篆字形。右边是人,左边是歺”,残骨,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。本义生命终止) 同本义 死,民之卒事也。--《说文》 死者,人之终也。--《列子·天瑞》 庶人曰死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 沁人曰死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 民知不死,其亦夫有奋心。--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 楚令尹死。╠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!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 亡何国变,宁南死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 又如死生(死亡和生存);死过(死去,去世);死限(死期,寿命的期限) 死sǐ ⒈生物失去生命,跟"活"相对~亡。~得其所。 ⒉拼命,不顾性命不怕~。决一~战。 ⒊不可调和的,誓不两立的~敌。~对头。 ⒋不活动,不灵活~水。~板。~气沉沉。 ⒌不通的~巷道。堵~漏洞。~路一条。 ⒍在形容词后,〈表〉程度到了极点讨厌~了。真是乐~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