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蹈常袭故

蹈踩,引伸为遵循;常常规,老规矩;袭沿袭;故老办法。因循守旧,照老规矩办事。

蹈常袭故

读音(发音): dǎo cháng xí gù

详细解释(意思):蹈踩,引伸为遵循;常常规,老规矩;袭沿袭;故老办法。因循守旧,照老规矩办事。

出处(典故): 明·焦竑《焦氏笔乘·叙录》学者蹈常袭故,漫不复有所寻者。”

示例: 即唐诗亦非无~,充其肤廓,而神理蔑如者。★清·黄宗羲《张心友诗序》

成语"蹈常袭故"逐字解释

"蹈"字解释:蹈 

 (形声。从足,舀声。本义踩,踏)

 同本义(往往有冒险的意味) 

 蹈,践也。--《说文》

 蹈,履也。--《广雅》

 足之蹈之。--《孟子》

 蹈腾昆仑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。注蹑也。”

 至人潜行不窒,蹈火不热。--《庄子·达生》

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。--《资治通鉴》

 蹈死不顾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又如蹈火(踩火);蹈藉(践踏);蹈跃(践踏奔跳);蹈冰(踏冰)

 顿足踏地 

 发扬蹈历之己蚤。--《史记·乐书》。正义顿足蹋地也。”

 又如手舞足蹈;蹈舞(手舞足蹈,表示欢乐);蹈咏(舞蹈和

 蹈 dǎo

 ①脚踏动、跳动手舞足~。

 ②踩;投入赴汤~火。

 ③遵循;实行循规~矩。

 【蹈海】跳到海里(自杀)。

 【蹈袭】完全按照别人的路子走。
"常"字解释:常 

 (形声。从巾,尚声。本义旗)

 同本义 

 纪于太常。--《书·君牙》。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。

 载是常服。--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

 裙子 

 叔旦泣涕于常,悲不能对。--《逸周书》

 常,下裙也。--《说文》。朱骏声曰常裳二字,经传截然分开,并不通借。”

 规则,规律 

 陈常于时夏。--《诗·周颂·思文》

 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

 又如常古(旧法,常法);常故(旧例;常例);常式(法式)

 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,即伦常;纲常 

 常 cháng

 ①一般;普通;平常~识、~态。

 ②不变的;永久的~数。

 ③时常;常常~来~往。

 ④姓。

 【常备不懈】时刻有所准备,丝毫不松懈。

 【常备军】国家平时经常保持的正规军队。

 【常规能源】广泛使用、技术上比较成熟的能源。如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、水能等。又称传统能源。

 【常规战争】用常规武器进行的战争(区别于'核战争')。

 【常轨】正常的、平常的方法或途径。

 【常量】考察过程中保持不变或只能取一个数值的量叫常量。如等速运动中的速度。

 【常绿阔叶林】亚热带湿润地区植被类型。乔木层多为樟科、壳斗科、山茶科、木兰科等常绿阔叶树种。在我国分布于华东、中南和西南地区。

 【常染色体】性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。

 【常数】固定不变的数值,如圆周率π。

 【常数列】每一项都相等的数列,如'1,1,1,…。'

 【常数项】在多项式中,不含字母的4x-5,-5是常数项。

 【常数项矩阵】参见【线性方程组】。

 【常微分方程】数学的一门分科,研究常微分方程的解法及解的性质。主要有定性理论、稳定性理论、解析理论等部分。

 【常温动物】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,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小,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。鸟类、哺乳类是常温动物。又称温血动物、恒温动物。

 【常用对数】以10为底的对数。

 【常用对数表】数学用表之一,供查找常用对数之用,列有正实数的常用对数的尾数数值。又叫常用对数的尾数表。简称对数表。

 常cháng

 ⒈随时,时时时~。经~。~ ~在一起工作。

 ⒉永久的,固定的~绿。~在。松柏~青。

 ⒊规律,准则天行有~。

 ⒋普通,一般通~。平~。反~。~识。~态。寻~。

 ⒌〈古〉长度单位。八尺为寻,两寻为~。

 ⒍〈古〉通"尝"。曾经。

 ⒎
"袭"字解释:袭 

 (形声。从衣,从两龙”省声。本义死者穿的衣服,衣襟在左边)

 同本义 

 袭,左衽袍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凡敛死者,左衽,不纽。

 陈袭事于房中,西领南上,不緋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。郑玄注袭事,谓衣服也。”

 又如袭衣(尸衣;也指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);袭玩(衣着器用)

 姓

 袭 

 衣一套为一袭 

 赐衣被一袭。--《汉书·昭帝纪》。注一称也。犹今一副。

 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。--《后汉书·东平宪王苍传》

 袈衣一袭,止用一两。--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

 又如袭衣(成套衣服);袭衣

 袭(襲)xí

 ⒈乘人不备而攻击~击。夜~。奇~。

 ⒉因循,继承,照样做因~。世~。抄~。沿~。

 ⒊侵入侵~‘气~人。

 ⒋量词。一副,一套衣服一~。一~被褥。
"故"字解释:故〈名〉

 (形声。从攴,古声。从攴”,取役使之意。本义缘故,原因)

 同本义 

 故,使为之也。--《说文》

 又明于忧患与故。--《易·系辞传》

 则是无故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
 夫有其故。--《国语·楚语》

 既克,公问其故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
 扶苏以数谏故,上使外将兵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
 广行取胡儿弓,射杀追骑,以故得脱。--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

 又如借故(托故。借口某种原因);无故(没有缘故)

 事;事情 

 昭伯问家故,尽对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

 敢问天道乎,抑人故也?╠《国语·周语下》

 故gù

 ⒈旧,过去的,跟"新"相对~旧。会见~人(故人老朋友)。回到~居。

 ⒉意外的事情突然变~。医疗事~。

 ⒊事中原遂多~。

 ⒋原因缘~∥~。

 ⒌存心,有意明知~犯。~意刁难。

 ⒍本,原来的思~乡。归~里。遥望~国。

 ⒎死,死亡人已~。病~了。

 ⒏连词。所以,因此事已明确,~不再问。

 ⒐

 ⒑

 ①旧事,过去的事情已是~事。

 ②章程,制度奉行~事。

 ③有情节、有吸引力、能感染人的真实的或虚构的事情历史~事。民间~事。曲艺~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