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亡国之社

已亡国家的祠社。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,以自儆戒。

亡国之社

读音(发音): wáng guó zhī shè

详细解释(意思):已亡国家的祠社。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,以自儆戒。

出处(典故):

示例:

第四个字为"社"的成语

成语"亡国之社"逐字解释

"亡"字解释:亡 

 (会意。小篆字从入,从乚。入”是人字。乚隐蔽∠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。本义逃离,出走)

 同本义 

 亡,逃也。--《说文》

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。--《国语·晋语四》

 子牟有罪而亡。--《国语·楚语上》

 怀其璧,从径道亡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今亡亦死,举大计亦死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
 或以为亡。

 数言欲亡。

 亡而入胡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
 奴惊,各亡去。--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
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又如亡归(逃回);逃亡(逃走在外);亡虏(逃亡的犯人);亡民(逃亡

 亡wú

 ⒈〈古〉同"无"用之~度,则物力必屈(屈jué竭,尽)。

 亡wáng

 ⒈逃~命。逃~。流~。

 ⒉失去,丢失唇~齿寒(〈喻〉利害关系)。~羊补牢(羊跑掉了,再修圈,还不算晚。〈喻〉事后补救)。

 ⒊死,死去的死~。阵~。~兄。

 ⒋灭~国。~党。灭~。
"国"字解释:国 

 (会意。从囗”,表示疆域。从或(即国”)。或”亦兼表字音。本义邦国)

 周代,天子统治的是天下”,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” 

 国,邦也。--《说文》

 以佐王治邦国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大曰邦,小曰国。”

 方千里曰国畿,诅祝以叙国之信用,以资邦国之剂信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。注国谓王之国;邦国,谓诸侯国也。”

 都城过百雉,国之害也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
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
 夫大国,难测也,惧有伏焉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
 秦人开关延敌,九国之师,逡巡而不敢进。--汉·贾谊《

 国(國、囯)guó

 ⒈国家爱~。~营。建设祖~。

 ①它是一个或一些阶级压迫另外的阶级的工具,是暴力的机器。主要由军队、警察、法庭、监狱等组成。

 ②一个国家独有的占领区域。

 ⒉属于本国的~旗。~徽。~产品。

 ⒊地区北~风光。

 ⒋京城,首都~门。~都。

 ⒌〈古〉我国诸侯或王侯的封地楚~。齐~。秦~。

 ⒍

 ⒎

 ⒏

 ⒐
"之"字解释:之 

 (会意。象苃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出,生出,滋长)

 同本义 

 之,出也。象苃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--《说文》

 如语焉而未之然。--《礼记》。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。未之者,未出也。”

 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 

 之,适也。--《广雅》

 自伯之东。--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
 之沛公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之虚所卖之。(虚”同墟”)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
 佯狂不知所之者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吾欲之南海,何如?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
 又如之如(前往);之往(去;

 之zhī

 ⒈到,往由京~川。不知所~。

 ⒉代词。代替人或物爱~重~。取~不尽,用~不竭。

 ⒊代词。这,此,或虚指~子于归(这个女子出嫁)。久而久~。

 ⒋在形容词、名词等之后,跟"的"相当。〈表〉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~家。四分~三。两年~后。羔羊~皮。中国~富强。人民~英勇。

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,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。

 ⒍文言虚词~乎者也矣焉哉。
"社"字解释:社〈名〉

 (会意。从示从土。土亦声。社土同字。本义土地神)

 同本义 

 社,地主也。--《说文》

 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。--《春秋传》

 社,土也。--《论衡·顺鼓》

 以社以方。--《诗·小雅·甫田》。传社,后土也。”

 命民社。--《礼记·月令·仲春》。注社,后土也。”

 故社,祭社也。--《荀子·礼论》。注社,土神。”

 故祀以为社。--《国语·鲁语上》。注社,后土之神也。”

 不谓之土”何?封土为社,故变名谓之社”,利于众土也。--《白虎通·社稷》

 又

 社者,土地之神也。

 后土为社。--《左传

 社shè

 ⒈〈古〉迷信指土地神。又指祭祀土地神或祭祀土地神的地方。

 ⒉指某些集体组织、团体、机构合作~。集会结~。信用~。

 ⒊

 ⒋

 ⒌

 ⒍

 ⒎

 ⒏

 ①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与相应的上层建筑构成的总体原始~会。奴隶~会。封建~会。资本主义~会。社会主义~会。

 ②指同阶层的人群贵族~会。上层~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