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亡不待夕

亡灭亡,死亡。待等待。夕傍晚。灭亡等不到傍晚。比喻很快就会灭亡。

亡不待夕

读音(发音): wáng bù dài xī

详细解释(意思):亡灭亡,死亡。待等待。夕傍晚。灭亡等不到傍晚。比喻很快就会灭亡。

出处(典故):

示例:

成语"亡不待夕"逐字解释

"亡"字解释:亡 

 (会意。小篆字从入,从乚。入”是人字。乚隐蔽∠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。本义逃离,出走)

 同本义 

 亡,逃也。--《说文》

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。--《国语·晋语四》

 子牟有罪而亡。--《国语·楚语上》

 怀其璧,从径道亡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今亡亦死,举大计亦死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
 或以为亡。

 数言欲亡。

 亡而入胡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
 奴惊,各亡去。--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
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又如亡归(逃回);逃亡(逃走在外);亡虏(逃亡的犯人);亡民(逃亡

 亡wú

 ⒈〈古〉同"无"用之~度,则物力必屈(屈jué竭,尽)。

 亡wáng

 ⒈逃~命。逃~。流~。

 ⒉失去,丢失唇~齿寒(〈喻〉利害关系)。~羊补牢(羊跑掉了,再修圈,还不算晚。〈喻〉事后补救)。

 ⒊死,死去的死~。阵~。~兄。

 ⒋灭~国。~党。灭~。
"不"字解释:不 

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象花蒂的子房,下面象花蕊下垂形。①本义萼足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常棣之花,鄂不韡。”郑笺承华者曰鄂。”②副词。不。《荀子》锲

 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)

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,表示否定 

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老妇不闻也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被驱不异犬与鸡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
 后遂不复至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不会;不大;不一定;不古(不古朴。意指社会风气衰落、败坏);不勾(不消;不够;不到);不才(没有才能。自称的谦词;不成才);不才之
"待"字解释:待 

 (形声。从彳,寺声。本义等待,等候)

 同本义 

 待,逗也。--《广雅》

 有待而行也。--《易·归妹》

 窃待于下风。--《庄子·渔父》

 多行不义,必自毙,子姑待之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
 吾入关,秋毫不敢有所近,籍吏民,封府库,而待将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与其坐而待之,孰若起而拯之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 待君久不至,已去。--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
 又如待年(等待长大。指女子待嫁);待贤(等候贤人);待诏(等待任职的诏令);待时(等待时机)

 对待 

 此贤君子也,君厚待之。--《

 待 dāi停留~会儿再走。又见dài。

 待 dài

 ①将;要~答不理。

 ②等候尚~解决。

 ③对待~人诚恳。又见dāi。

 【待定系数法】〈数〉对于一个算式,如果已知所求结果具有某种形式,那么可以引入一些尚待确定的系数来表示结果,使给定的算式和结果之间建立起恒等式,进而通过对所

 得到的恒等式的变形或代换,以确定这些系数,从而得到所求的解的解题方法。

 【待机】等候时机。

 【待价而沽】等有了高价才出售。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为谁做事。

 【待命】等候命令原地~。

 【待人接物】对待别人,应接事物。指与别人相处。

 【待业】等候就业的简称。

 【待遇】

 ①〈古〉接待齐人亦以此重之,~甚厚。(《南史·王琳传》)

 ②对待;看待平等~、受到冷淡的~。

 ③享有的权利、物质报酬等政治~、福利~、~优厚。
"夕"字解释:夕 

 (指事。从月半见。本义黄昏,傍晚)

 同本义 

 夕,莫也。--《说文》

 日之夕矣。--《诗·王风·君子于役》

 日东则景夕多风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。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,大东近日也。”

 初昏为夕。--《书·洪范·五行》注

 夕市,夕时而市,贩夫贩妇为主。 --《周礼·地官·司市》

 瘦影写微月,疏枝横夕烟。--宋·陆游《置酒梅花下作短歌》

 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。--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 又如夕晖(夕阳的余晖);朝发夕至;夕霭(黄昏的云气);夕市(傍晚进行的集市贸易)

 夜 

 今夕何夕。

 夕xī

 ⒈傍晚,日落的时候朝不保~。~阳红。~阳无限好。

 ⒉夜昨~。

 夕yì 1.通"亦"。 2.通"射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