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满山遍野

布满山岭田野。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。

满山遍野

读音(发音): mǎn shān biàn yě

详细解释(意思):布满山岭田野。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。

出处(典故): 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二章他坐镇延安,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,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!”

示例: 这时候就像塌了天一样,~都是大人哭孩子叫的声音。

成语"满山遍野"逐字解释

"满"字解释:满 

 (形声。本义填满,布满)

 同本义 

 满,盈溢也。--《说文》

 无几何而往,则户外之屦满矣。--《庄子·列御寇》

 荆有云梦,犀兕麋鹿满之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
 奸邪满侧。--《韩非子·扬权》

 溪云初起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--唐·许浑《咸阳城东楼》

 归来泪满巾。--宋·张俞《蚕妇》

 黄四娘家花满溪。--唐·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》

 蒌蒿满地。--宋·苏轼《惠崇春江晚景》

 初闻涕泪满衣裳。--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
 又如满口胡柴(满口胡说);满坑满谷(形容积聚得特多);满面生花(满面

 满(漨)mǎn

 ⒈全~分。~身是泥。

 ⒉足,够,符合心意~足。心~意足。非常~意。

 ⒊充实,没有余地充~。布~。粮食~仓。

 ⒋达到一定限度客~。假期将~。

 ⒌骄傲,不虚心自~。谦受益,~遭损。

 ⒍斟酒,使满~上这杯。

 ⒎

 满mèn 1.通"懑"。烦闷。 2.中医学名词。胀满;壅滞。 3.用同"们"。
"山"字解释:山〈名〉

 (象形。甲骨文和金文字形,象山峰并立的形状。山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)

 同本义 

 山,土有石而高。--《说文》

 山,土之聚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
 山人取之。--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

 夏后代山。--《礼记·明堂位》

 太行、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万仞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
 如山如阜,如冈如陵。--《诗·小雅·天保》

 生于山阜,处于室堂。--《荀子·赋》

 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。--《书·旅獒》

 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--陆游《游山西村》

 又如山霭(山上的云气);山灵(

 山shān

 ⒈地面上高度大、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~。华~。

 ⒉像山的~洪。冰~。~墙(房屋两头的墙)。

 ⒊〈喻〉多,太多人~人海。

 ⒋蚕簇蚕已上~。
"遍"字解释:遍 

 (形声。本义走遍) 同本义 

 徧,徧也。--《说文》

 徧于群神。--《虞书》

 凡永嘉山水,游历殆遍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 遍衙门告不成。--《陈州粜米》

 遍 

 泛指普遍 

 室人交徧摧我。--《诗·邶风·北门》

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,遍赞宾客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又如满山遍野;遍窥(周览,尽见);遍体(浑身,全身)

 遍 

 从头到尾经历一次 

 遍 biàn

 ①普遍;全部满山~野。

 ②量词。一个动作从头至尾的整个过程为一遍细读了三~。

 【遍体鳞伤】满身都是鱼鳞般密布的伤痕。形容伤势严重。
"野"字解释:野 

 (形声。从里,予声。《尔雅·释言》里,邑也。”本义郊外;野外)

 同本义 

 野,郊外也。--《说文》

 邑外谓之郊,郊外谓之野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

 龙战于野。--《易·坤》

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。--《书·牧誓》

 七月在野。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
 体国经野。--《周礼》。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。”

 永州之野产异蛇。--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捐金于野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野茫茫。--《乐府诗集·杂歌谣辞·敕勒歌》

 光照旷野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野外(郊外);野

 野(埜)yě

 ⒈郊外,村外~外。田~。

 ⒉民间,不当政的,跟"朝"相对下~。在~。

 ⒊范围,界限分~。视~。

 ⒋蛮横,不驯服,狂妄狠毒~蛮。~心。

 ⒌无礼貌,不讲情理粗~。撒~。

 ⒍不受约束,难于约束~性。莫把心耍~了。

 ⒎不是驯养的,非种植的~牛。~菜。~生的。

 ⒏

 ⒐

 ⒈熔炼金属,也指熔炼金属的工人~铸。~铁。~匠。良~。

 ⒉造就,培养陶~。

 ⒊喜好装饰,过分打扮~容。妖~。

 ⒋艳丽,多姿佳~窈窕。

 ⒌〈古〉通"野"。郊外~游步春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