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哀鸿遍野

哀鸿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

哀鸿遍野

读音(发音): āi hóng biàn yě

详细解释(意思):哀鸿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

出处(典故): 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

示例: 我记得历史上的罗马何等殷阗繁盛,怎么今日却是~,春燕无归,满眼凄惶。★清·梁启超《新罗马》

成语"哀鸿遍野"逐字解释

"哀"字解释:哀〈形〉

 (形声。从口,衣声。本义悲痛;悲伤)

 同本义

 哀,闵也。--《说文》

 哀,痛也。--《广雅》

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。--《周礼·大宗伯》。注救患分灾。”

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。--《孟子》。注伤也。”

 呜呼哀哉。--《柳敏碑》

 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

 僵卧孤村不自哀。--宋·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

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(悲哀、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)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。

 又如哀咜(悲哀叹息);哀诏(皇上驾崩后,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);哀哉(表示悲伤或痛惜)

 哎〈叹〉

 表示满意或赞叹 。如哎,这就对了!

 表示惊讶或不满意 。如哎,你怎么不早说!

 表示提醒。如哎,小声点

 表示醒悟 。如哎!原来是这样

 表示招。如哎,大婶,我们回头再来看你

 表示答应。如李梅!”哎!我在给病人换药,一会儿就来。”

 哀āi

 ⒈悲伤,悲痛悲~。~怨。可~。

 ⒉悼念~悼。默~。
"鸿"字解释:鸿 

 (形声。从鸟,江声。本义大雁)

 同本义 

 鸿,鹄也。--《说文》

 鸿渐于干。--《易·渐》

 鸿雁于飞。--《诗·小雅·鸿雁》

 又如鸿冥(鸿鸟飞入苍冥);鸿飞(鸿鸟飞翔);鸿爪(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);鸿渐(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。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);鸿嗷(鸿鸟哀鸣,比喻灾民的悲号)

 鹄。即天鹅 

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。按,凡鸿鹄连文者即鹄也。

 又如鸿骞凤立(鸿鹄高飞,凤凰挺立。比喻超群杰出);鸿翼(天鹅的羽翼);鸿举(天鹅高飞远翔)

 喻指

 鸿hóng

 ⒈大型雁类的泛称。

 ⒉通"洪"¢水禹有功,抑(遏制)下~。

 ⒊大~文。~图。

 鸿hòng 1.见"鸿絧"。
"遍"字解释:遍 

 (形声。本义走遍) 同本义 

 徧,徧也。--《说文》

 徧于群神。--《虞书》

 凡永嘉山水,游历殆遍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 遍衙门告不成。--《陈州粜米》

 遍 

 泛指普遍 

 室人交徧摧我。--《诗·邶风·北门》

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,遍赞宾客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又如满山遍野;遍窥(周览,尽见);遍体(浑身,全身)

 遍 

 从头到尾经历一次 

 遍 biàn

 ①普遍;全部满山~野。

 ②量词。一个动作从头至尾的整个过程为一遍细读了三~。

 【遍体鳞伤】满身都是鱼鳞般密布的伤痕。形容伤势严重。
"野"字解释:野 

 (形声。从里,予声。《尔雅·释言》里,邑也。”本义郊外;野外)

 同本义 

 野,郊外也。--《说文》

 邑外谓之郊,郊外谓之野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

 龙战于野。--《易·坤》

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。--《书·牧誓》

 七月在野。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
 体国经野。--《周礼》。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。”

 永州之野产异蛇。--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捐金于野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野茫茫。--《乐府诗集·杂歌谣辞·敕勒歌》

 光照旷野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又如野外(郊外);野

 野(埜)yě

 ⒈郊外,村外~外。田~。

 ⒉民间,不当政的,跟"朝"相对下~。在~。

 ⒊范围,界限分~。视~。

 ⒋蛮横,不驯服,狂妄狠毒~蛮。~心。

 ⒌无礼貌,不讲情理粗~。撒~。

 ⒍不受约束,难于约束~性。莫把心耍~了。

 ⒎不是驯养的,非种植的~牛。~菜。~生的。

 ⒏

 ⒐

 ⒈熔炼金属,也指熔炼金属的工人~铸。~铁。~匠。良~。

 ⒉造就,培养陶~。

 ⒊喜好装饰,过分打扮~容。妖~。

 ⒋艳丽,多姿佳~窈窕。

 ⒌〈古〉通"野"。郊外~游步春露。